小胖的莫名世界 ~左想右想 什么都别想~: July 2008
24 July 2008
¡¸ dancing away 23:55 ¡¹



漫漫八年……

昨天晚上搭乘德士回家,司机大哥问道:“你是那个记者,是吗?”有点讶异,天色这么黑,竟然还有人认得我,毕竟已经有超过三年半没有从事电视新闻采访、没有在电视上亮相了。

司机大哥问说,我是否还记得在美岭街(Mei Lin Street)发生的可怕车祸?

当然还记得。那是我开始采访意外新闻之后没多久发生的严重车祸:单层巴士从小路转进大路时失控,撞上其他车辆,还撞断了马路中央的围栏,冲到对面马路去。也还记得,巴士上的一个老人家因为重伤而丧命。

原来这名德士司机大哥的朋友是涉及车祸的其中一方,所驾驶的小型啰厘遭巴士撞击,司机大哥当时就在现场帮忙,近距离看着我采访他朋友。

我们两人在德士上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当时的情况。算一算,原来已经是七年前的事情了。真不敢相信,一眨眼已经过了这么多年。

昨天挑起的回忆,仿佛在为今天的“周年庆”暖身。巧得很。

八年前的7月24日,五个二十三四岁的小伙子、小丫头正式跨过《联合早报》的门槛,进入报界服务。如今,只剩下三人。

这些年来,都说要和同伴庆祝7月24日,但每一回都因为工作而搞到聚不成。终于今天,能够和其中一个同伴一起吃一顿晚餐,我们饿得狼吞虎咽,老实说没什么庆祝气氛,但也够满足了。

吃完这一顿后再过没多久,同伴就要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我因此格外珍惜这一顿晚餐。下一回,不知道是何时;下一回,你我可能都有了很大改变。

珍重。



3 comment

20 July 2008
¡¸ dancing away 12:21 ¡¹



空……

搭乘地铁回家途中,列车里百般无聊。耳朵里塞了耳机听mp3,但没有随身带书本,眼睛没什么事好做。

目光上下左右打量,最后停留在座位上的地铁路线图。空,真的还蛮空的。长长的一块铁片上,好多地方都是没有建设性的白色。同日本东京的地铁、火车路线图比较,新加坡的确越显得苍白。

真可笑,连地铁路线图都在嘲笑我空洞苍白无力的生活。还蛮像的,这一块空的,那一块空的,什么都没有。

古今中外,文人喜欢将自己的情感投射进身边的景色事物里,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尽情挥洒。

我不是诗人,不懂得写些流传千古的绝世作品,但会莫名其妙地乱想联想。无聊的宣泄?或许。但反正原来也是空的,闲着也是闲着,无聊又何妨,虽然改变不了什么。

又是一篇无聊的帖子。叹~~



0 comment

14 July 2008
¡¸ dancing away 12:18 ¡¹



好看……

近来,星期天晚上要是在家里,一定会转到TVBS Asia波道收看庾澄庆主持的《百万大歌星》。

这个综艺节目完全展现出一个成功综艺节目所应该有的元素,可以说是所有节目制作人的标准参考样板。

以流行文化作为节目的主轴,容易抓紧观众的视线。节目的玩法简单,接受歌词接龙歌唱挑战赛的不只是现场参赛的艺人,家庭观众也跟着哼哼唱唱,很容易就投入节目中,沉浸在节目的愉快气氛中。

那种艺人唱不出来、但我唱得出来的感觉很棒,那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会让人欢欣一阵子。即使自己唱不出来,也没有大不了,反正可以从中回味很多的经典歌曲,也够满足了。

让观众能够在节目中找到共鸣,肯定是节目成功的第一步。如果观众只是“纯粹地看”,不觉得节目同自己有何相干,很可能就没有欲望再追看。

再加上会说学逗唱的主持人,以及一群好玩好笑有实力的艺人来宾,几乎可以说是成功百分百的方程式。



1 comment

13 July 2008
¡¸ dancing away 00:15 ¡¹



寻找那味道……

难得好友能够把妻子和孩子“抛”在家里,同他约了在市区某购物中心吃午餐。我们两个都有点“日本疯”,逛了一圈后选择日本拉面。

从北海道和东京回来两星期,是第三次在新加坡吃日本拉面,仍然是大失所望。明亮的店面、舒服的座位,怎样也挽救不了失色的口味。

我们两个高个子吃着吃着,埋怨声连连,小小声没让其他人听见,否则有点失礼。在本地不少地方吃过日本拉面,到现在为止都找不到我们认为能100%媲美在北海道和东京吃过的拉面。

虽然不是日本每家店的拉面都一级棒,但接触过的,基本上都维持一定的水准。有幸吃过几家真让人“惊艳”的,当时鼻子嗅到的气味、味蕾尝到的美味,到现在还烙印在脑海里,怎么也挥之不去。也正因为如此,回到新加坡后失望连连。

或许就像在日本难以找到真正好吃的新加坡美食一样:一旦离开了原来的土地,就很难继续保持其特色。

好友说他最近刚发现新大陆,找到一家味道接近“真正”日本拉面的拉面店。下一次一定要约他一起去大饱口福,满足一下欲望,希望不会又是一场失望。

为了吃而活,好可怕。



2 comment

11 July 2008
¡¸ dancing away 16:27 ¡¹



情绪……

有些人认为,通过电脑交流,一切都冷冰冰没感情。

在网上碰到好一阵子不见的友人,通过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聊天。

没有摄像镜头、没有照片,只有文字。文字还有些“淡淡然”,用词用语并不强烈。但朋友回说,她在另一头可以感觉到我内心的感受,说从来没有“见过”我如此失落。

是科技太发达,能把人的情绪都传输到虚拟网络的另外一端?又或许是人的情绪太过于强烈,迫不及待向外扩散。

不懂。懂了,又如何?



0 comment

06 July 2008
¡¸ dancing away 01:00 ¡¹



朋友,你好吗?

和两个好友去看了第一场国庆庆典彩排(NE show),再次被迫面对“我们已经不是太年轻”的事实,以前青少年时参与国庆演出或看国庆庆典的热情明显退烧了不少。

我们三人似乎不太在意演出精彩与否,更在意的是能好好聚在一块儿,三人边看演出、边聊天、边说笑、边拍照,忙得不得了。我们因为工作而被扯在一块儿成为朋友,但平时没什么机会像昨天一样那么放松地“去outing”。

演出结束后,其中一人说她很喜欢这样的outing,我笑她像小学生一样。猜想她是指喜欢和朋友聚会的感觉。

今天,轮到初院的老友聚会。我们这群臭男生年纪也不小了,但到现在还是会庆祝青年节,几乎每年7月都有这么一个聚会,甚少会断掉。

但一年年过去,要全员到齐是越来越困难,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可能得陪家人,一些人可能星期天得上班(包括我在内),还有朋友因为工作而移居海外。有些朋友难得一年见一次,能有这样的聚会实属难得,年纪越大是越珍惜。

同在一个小岛国上的朋友要见面,有时都已经不容易,更何况是身在海外的朋友。

几天前同一个少年求学时就认识的好友互通手机简讯。她在地球的另一端,我们平时很少联络,甚至是连电邮都少得可怜,但很奇怪的,我们的默契很好,即使良久不联络,友情也不变。

惊讶地得知,她人生遭逢巨变。手机简讯中透露出的语气出奇平淡,我离她这么远,实在不知道能做什么。不想安慰,因为怕再触动那已经平复下来的伤心;不想多说,因为再说什么也不能将时间倒转。

简短地问了一声:“Are you ok? ”

她简单回说:“I am fine, don't worry. ”

选择相信她,因为她向来乐观坚强。大家互相勉励了几句,结束了这次的“谈话”。

内疚,非常内疚。作为朋友,无法为她做些什么。相隔两地,即使想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也不可能。只想问一句:“Are you really ok? ”



0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