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的莫名世界 ~左想右想 什么都别想~: October 2007
30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02:09 ¡¹



公平不公平……

政府修订《刑事法典》(Penal Code),删除和修改一些同性爱有关的条文,但第377A节条文“纹风不动”,很多记者早就猜到会引来同性恋者,尤其是男同志的强烈反弹。果真,最精彩的剧目上星期在国会中上演了,得出动总理来“一锤定音”。

同性恋者认为自己需要被公平对待,要政府无论如何把第377A节条文废除掉,但期盼始终是落空了。推动这次请愿行动的,有同性恋者也有异性恋者,但不难发现,声音最大的是男同志社群。

不禁想了想,真有真正的公平吗?

像想法比较开放、对同性恋更宽容的台湾社会,不同人的接受程度也不同,社会上仍然有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对待。就连music video,也可以看得出端倪。

很巧的,前天在家看电视,接连看到张惠妹《维多利亚的秘密》和张震岳及蔡健雅合唱《思念是一种病》的MV。前者,张惠妹和一群“穿得性感”的男同志摇摆扭曲着身躯,感觉暧昧。后者,找来情侣在镜头前接吻,有男+女、有女+女,就是没有男+男,是很刻意的回避。

即使连“比较进步”的台湾,离“公平”也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看来新加坡同性恋社群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这世界真有公平?

台湾总统选举和加入联合国的课题,再次牵引出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对立矛盾。阿扁总统还“有意无意”地歪曲马英九父亲骨灰坛上刻的文字,大作文章来批评马英九和他父亲眼里没有台湾。

美国总统选举也再次牵引出黑人受歧视的问题,just think Obama vs Hilary。

说这么多,不是要质疑本地同性恋者应有的自由,更不是要贬低他们追求获得公平待遇的努力。只不过是感叹,这世界上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




1 comment

24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00:37 ¡¹



后继无人……

《我报》星期一(22/10/07)的热点新闻探讨的是本地美食后继无人的问题。这个课题,我很有感触。

我可以说是来自“小贩世家”,奶奶以前在新加坡河畔(Asian Civilisation Museum对面)的小贩中心卖广东粥和炒米粉面,生意相当不错。后来因为逼迁,搬到皇后坊临时小贩中心(如今新国会大厦的所在地)。说是临时小贩中心,这个地点也经营了好几年。

父母接手摊位之后,改卖云吞面和牛腩面,生意非常红火。父母除了向熟人学艺,也不断改进食谱,食物博得很好的口碑,在那一带工作多年的人应该还有印象。

最有趣的是,碰到国会开会期间,会看见一些国会议员坐在我们摊位前吃面。那些“不方便外出”的高官,也会托人帮忙打包。

由于我从小就长得高头大马,小学二年级起,下课后就到小贩中心帮忙父母,不论是接受顾客点餐、捧面给顾客、收碗收盘、收钱及找换零钱,又或是包云吞及折纸盒,样样都得做。妹妹后来年纪稍微大一些,也加入了这个行列。长久下来,小贩的辛酸,我们看得清清楚楚。

烤叉烧、焖牛腩、煮辣椒酱,无一不是费时费力的工作,父母的青春岁月都耗了在准备食材上,为的不过是希望顾客会喜欢食物,能多赚几个钱来改善家计。午餐时间忙起来时,那种不断煮面、连喘气机会都没有的辛苦,是外人不能理解的。

由于长时间同水和油接触,父母双脚的皮肤变得敏感,整天都脱皮,而且双脚满是水泡,碰一碰就会流血,再怎么看医生接受治疗,双脚的伤口也无法愈合,除非不再当小贩。但对于没有其他一技之长的父母来说,这根本不是一个选择。

记得当年的“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就在小贩中心旁的新加坡河两岸举行,大批大批的游人都涌进小贩中心用餐,很多摊位那段期间晚上都继续开档做生意。我父母当然也不例外,我和妹妹也都在小贩中心帮忙。这也因此造成了小遗憾——童年和少年时期有将近10年从没过农历新年,几乎忘记了过年是怎么一回事,想到过年,脑海里就只有忙忙碌碌的画面。

父母后来因为体力问题,转而到学校里卖面,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不少华中初级学院和南洋初级学院的毕业生,应该都还相当怀念他们的手艺吧。

去年,由于体力大不如前,父母放弃面食,改而卖包点。他们精湛的手艺就此销声匿迹。对于从小就吃父母的云吞面和牛腩面的我而言,实在觉得非常可惜。

但可惜归可惜,我从来没有想过继承父业,一来没有那个能耐,也因为这么多年来看尽了小贩的辛酸,不想让自己也过同样的生活。父母也从小就告诫我和妹妹一定要用功读书,千万不好步他们的后尘,即使我们说要把他们的手艺发扬光大,父母也绝对不会赞成。

相信很多当小贩的父母想法也相同。本地美食后继无人,似乎是注定的。

真的很怕新加坡日后只剩下口味千篇一律的食物,更怕日后本地就只有食阁(food court),什么饮食文化都荡然无存。没有了文化、没有了历史,就等于没有了根。欸,好像是说中了新加坡的老问题。



0 comment

22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14:03 ¡¹



难缠……

屋外的阳光好耀眼,看起来感觉好温暖。相对于把我困住的冰冷小房间,外头真好。

好想出去走走,但是有心无力。好难过。

痰和鼻涕里还是有血,看来受损的气管没有这么快能自我修复。肺痛、头痛、骨头酸痛、鼻子也因擤鼻涕而被拧痛,浑身不自在。医生开的药,服下后倒头就睡,时间过得很没有建设性。

开口说说话,声音竟如此沙哑。无聊没事,想哼哼唱唱,嗓子却怎么也调不高,自己都被那可怕的声音给吓坏了。

虽然在服药,病情似乎没什么好转。~~烦~~

感冒是小病,但病起来要人命。

年尾了,天气转凉。大家好好照顾身体,别让病魔缠上身。



0 comment

21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11:59 ¡¹



扶一把……

严重感冒,病得一塌糊涂。痰和鼻涕里都是血,擤鼻涕擤得快把鼻子拧下来了,咳嗽咳得肺就要爆炸了。医生开了六种药,看了差点昏过去。

但想想,同那些患了严重血癌和其他血液病的病人比较,这真的不算什么。至少我乖乖服药和休息,就能康复;他们却得一直期盼获得幸运女神的眷顾,找到吻合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来移植,才有那么一线生机。

采访捐赠骨髓的新闻之前,才从同事那里听说,本地的“骨髓捐赠计划”(Bone Marrow Donation Programme,简称BMDP)竟然只有一名职员,而且还是志愿者。采访BMDP的配对协调员Doris之后,更是感到惊讶。

我们一家都是注册的骨髓捐赠者,加入计划整10年了,但至今我们的骨髓并没有同任何病人吻合。At least I think so。又或者是因为我们搬过家,所以无形中熄灭了病人微弱的希望?

从Doris口中得知,有时会出现“找到吻合的骨髓,但找不到捐赠者”的情况,因为捐赠者搬了家,电话号码也改了。如果捐赠者有定期捐血,HSA血库还可以办忙找人,否则就等于希望石沉大海。

难道BMDP不能向政府部门要求拿捐赠者的新地址?Doris无奈地说,因为BMDP是非营利慈善机构,不是政府部门,所以没有这样的便利。

这实在让我觉得非常纳闷。BMDP的存在是为了拯救病人的生命,在紧要关头享扶它一把,难道也不行吗?

资金也是BMDP长久以来面对的难题。为了要提高骨髓配对成功的可能性,BMDP得吸引更多人加入计划,但是注册者越多,BMDP的资金烦恼也越大。为5,000个注册者验血和进行“白细胞抗原类型”(HLA typing)排列,必须投入$750,000。这笔费用可不小,BMDP得辛苦筹款,不然就无法扩大骨髓库。

真是为那些同病魔长期抗战的严重血液病病人感到难过。祝福你们早日遇到你们的有缘人,获得重生。



0 comment

18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00:17 ¡¹



天后交恶……

看见本地报章转载台湾杂志有关小S与利菁“交恶”的新闻,感觉有点惊讶。

试图上网搜寻原来的完整报道,却找不到什么,由此推断,报道应该也才刚在台湾刊登出来。

这就更奇怪了。报道中提到两人在大S和小S主持的《大小爱吃》节目中针锋相对,而这集节目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怎么会现在才冒出这样的报道来?

报道中提到的“小鬼”、“巫术”,的确是在节目中提起的,这点没错。但“脸色一沉”这类绘声绘影的形容,却有引导读者往某方向思考之嫌。

没看过节目的人,很容易就把某种画面套进脑海里,认定两人“交恶”就是“事实”。

相信那些看过节目的人应该有更完整的概念。针锋相对是事实,但这是不是交恶的表现,就非常难说了。

我怎么看,都认为可以把这样的情况解读成“为节目搞气氛”,而这样的解读并不为过,因为小S和利菁都是很擅长带动节目气氛的女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说两位主持天后在节目中抓住了某个有趣的“点”来借题发挥,以推高节目的收视率。

事实如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单凭一些影像,就推断某某情况,是不是太武断了一点?

同事说,不过是有人在炒新闻。比较像是在炒“旧”闻吧?已经是整个月以前的事了。



1 comment

16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00:08 ¡¹



痛……

好友为了助人,毅然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这几天,他在承受这个决定所带来的痛苦。

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有点不舍,但助人为快乐之本,所以全力支持他的决定。我不能为他做些什么,能给的也只有精神上的支持而已。我虽然无法感受到那种痛楚,但能够理解、能够想象。

问他说,如果日后再出现同样的情况,他是否还愿意再一次承受同样的痛苦?他有点犹豫,但给我猜对了,他的答案是肯定的。认识他这么久,他的为人如何,基本上还算相当了解。

他不经意地说了好几遍“痛”,脸上的那个表情很叫人心疼。安慰他说:“不要想太多了。重要的是,记得当初为何会做这个决定。只要记住那个理由,一切就能熬过去了。”

突然想起台湾火红的歌唱选秀节目《超级星光大道》,主持人陶晶莹曾经告诉参赛的小弟小妹,不论以后的路会是如何,最重要记住当初为什么报名参加比赛。

留住最初的热情,就留住一辈子的感动,其他什么都不是太重要了。



3 comment

14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21:36 ¡¹



乱……

听了三四年,住家附近的购物中心终于展开扩建工程。在扩大规模之前,管理层先在现有的空间里挤出更多的零售面积。

先动工的是地下层,多了好多个买各类小吃的摊位。大约是两年前的事。

然后是三楼,突然冒出了很多小店,占据原本是购物者走动的空间。

现在连二楼也难逃劫数,购物者能走动的地方又少了。就是挤挤挤,让人透不过气,非常不舒服。

按摩师说,好像是日本或香港的一些小型购物中心,小小的、挤挤的。

小小的、挤挤的,也是一种特色,不过必须是预先经过规划的。像是Novena的Square 2,感觉就不错。

但临时突发奇想,在这里加这个、在那里加那个的,把购物中心弄得乱糟糟的。地方很难看,像是衣服破了洞,找碎布补一补,一点也不讨喜。或许是能够赚多一点点租金,怕只怕把购物者都赶跑了。

这样的问题,都出现在不少本地购物中心里。 ~~摇头~~

很多购物中心都很没有特色,尤其是组屋区里的。没有特色就无法吸引人,很难让人在里头多待一些时间,也就是消费额无形中可能降低。

期待,期待,百花齐放的那一天。



0 comment

13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10:57 ¡¹



星光依旧灿烂……

真的是蛮欣赏这群会唱歌的“小朋友”。

好像陶晶莹告诉他们的,希望他们不要忘记了当初为什么报名参加《超级星光大道》,留住那份真,才会有感动。


杨宗纬《多余》(没有露脸)



林宥嘉《那首歌》



潘裕文《捕梦人》



周定纬《我不会唱歌》



许仁杰《不安静的夜》



星光帮《总在我身旁》



星光帮《因为我相信》



0 comment

12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00:17 ¡¹



伪装……

朋友向我“介绍”了某个部落格,说好像很有话题性。

去看了看,发现所谓的话题性是很刻意制造出来的,而不是真正的有话题性。

其中一个帖子谈论了某件热门事件,文中提到说网友都是聪明的,部落格主人写的东西是否出自于真心真意,大家是分辨得出来的。

读了之后,哑然失笑。这某某人难道在警惕他自己?

网友真的不是笨的。他很“努力”地在伪装,伪装成一副公正、公平的样子,甚至还似乎有一点清高。但毕竟是“努力”而来的,感觉很假。很假。

躲在面具之下,攻击同自己服务单位竞争的对手,并不是很高明。字里行间的那种偏激,怎么掩盖也掩盖不了。

就像是羊肉有一股膻味,再怎么用香料调味,也不可能完全把羊肉真正的个性完全抑制住。



0 comment

11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14:58 ¡¹



在学校寄宿好不好?

自中学毕业已经15年,但仍然怀念中学生涯,尤其是参加铜乐队所经历的群体生活。

几乎每年年底的学校假期,铜乐队都会举行音乐营(band camp),队员们在学校里住上三五天,即使平日再娇生惯养,晚上也得打地铺,同大伙儿睡在教室或礼堂里。

虽然三五天的离家住宿时间不长,不能同寄宿学校(boarding school)相提并论,但两者之间是有共同点的。

我算不上很有领导能力,但好几次的经验把我变成一个大哥哥,不少年纪较小的队员碰到有问题,都会找我商量。

我特别珍惜晚上的自由活动时间,大伙儿聚在一块儿聊天,针对不同课题交换意见。对很多家里只有一两个孩子的队员来说,这种促膝长谈、聆听他人想法、学习接纳他人立场的成长机会,并不会多。

由此推论,教育部日前宣布的“学校寄宿计划”对莘莘学子应该是有好处的,对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和独立性是有帮助的。

有家长提出担忧,认为孩子在新加坡也有家不回,住在学校,会影响孩子和家人之间的感情,进而造成长辈和孩子之间的代沟。

我不否认这个危机的确存在,但它不应该被看成是一个必然的后果。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疏是密,很大程度取决于双方付出的努力。在学校寄宿可以是关系恶化的催化剂,但不应该是促使事情发生的主因。

生活在新加坡这个高压社会里,大家都面对时间不够用的难题,但仍然有父母能在这样的不利先天条件下培养出亲密的亲子关系。成功模式因人而异,得各自摸索。

孩子同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本来就不好,孩子住进学校宿舍,少了沟通、少了交流,确实有可能让双方的感情持续淡化。

但如果家长能从孩子小时候就为亲子关系打好稳固的基础,学校寄宿生活带来的顾虑肯定会少很多,反而可能成为巩固双方感情的工具。

一些出国念书的朋友反映说,独自生活即使再如何多姿多彩,某个精神层面还是苍白的。想家、想父母兄弟姐妹,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即使孩子和家长的感情不好,学校寄宿生活也未必破坏感情。有一个朋友在中学之后就出国念寄宿学校,他和父亲平日连两句话都谈不上,但之间的关系在他回国之后获得非常大的改善。套句他的话:“家人都不在身边,反而更体会到他们的重要。”

跳开一步来看事情,会觉得像是在法庭内听主控官和辩护律师的陈词,双方都像是很有道理。到头来,你我得各自采取立场,作出一个判断。

五所开办直通车(IP)课程的学校是这项计划的先锋,教育部不排除其他学校日后也加入计划的可能性。

教育部需要注意的是,别把所有开办直通车课程的学校纳入“学校寄宿计划”中,因为这等于强迫这些学校的学生寄宿,并不健康。

虽然说五所学校可自由拟订各自的寄宿计划,教育部还是不应该置身事外,最理想的做法是拟订基本原则,确保学生在寄宿期间还是有时间同家人相处,才不会同政府重视家庭生活的大原则背道而驰。

教育部推行“学校寄宿计划”,我是能够接受的。最重要的是,教育部必须给人民做决定的权力,选择自己所需。



0 comment

10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01:46 ¡¹



杠上了……

台湾教育部长杜正胜真是“天天精彩、天天新鲜”,多亏他,台湾民众天天有精彩新闻报道看、有话题谈不完。

“‘三只小猪’是成语”应该算是最经典的了。猜想,除了他,应该也没有其他台湾政客“有胆”这么说。要不然,就说是麦克风上都是细菌好了,因为怕麦克风碰到脸,所以用力推开女记者,还把摄影记者大力推去撞墙。

儿子的新闻也多姿多彩,做爸爸的应该也应接不暇吧?

在听台风破坏汇报时睡着,被媒体拍到、被立法委员炮轰,继续扯下脸皮玩文字游戏。“谁听到呼呼声了?记者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没有‘呼呼’,就不是大睡!”

实在搞笑。一边看新闻片段,一边狂笑,比周星驰的电影还厉害。这位部长难道到现在还不了解,玩文字游戏实在不是他的拿手好戏。怎么玩,都只是在丢自己面子而已。

那种“无论什么都说是媒体乱报道”的态度,明显让台湾众家记者非常不爽,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揪住他的小辫子,他走到哪里,大家就跟到哪里,问些让他难堪的问题。

不知道怎么回答?想不出来这次该玩什么游戏?就摆张臭脸走来走去,再让保镖把记者全推开。这回又有摄影记者遭绊倒在地,下一回会不会有更“劲爆”的?

杜正胜部长,台湾的记者和你杠上了。还是想想如何花工夫搞好台湾的教育,挽救挽救自己的形象吧,记者们说不定会因此放你一马。



0 comment

08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00:31 ¡¹



期待杨宗纬……

引颈期待多时,终于等到了星光帮的第二张合辑《昨天今天明天》。主打的是《超级星光大道》冠军林宥嘉,但真正的主角还是风波不断的杨宗纬。

杨宗纬只唱了一首《多余》。还好他赢了其中一集比赛的挑战,有机会灌唱电影《沉睡的青春》这首主题曲。如果杨宗纬的合约问题无法解决,这首歌就成了唯一真正属于他的歌。

歌曲很有感染力,哀伤直刺心坎。欣赏杨宗纬的处理方式,充分地发挥了他哭腔的特色,给歌曲增添了不少分数。仔细听,第一遍主歌就听到了仿佛是哭泣过后唱歌,那无法控制的喉音,一般情况相信会被弃用,制作人却照收不误。像是破音,但更有说服力。

“我还是站在了多余的一旁,无聊地歌唱。我像是一双多余的翅膀,不能带你飞翔。”副歌的歌词根本就是写杨宗纬如今无奈的心情,写词人石裕博难道能预见未来?

杨宗纬证实了他的歌唱实力。我期待他还有发挥实力的机会。

再说说专辑里的其他新创作。

林宥嘉的《那首歌》融合了邓丽君的经典代表作《千言万语》,有创意却不突兀。

周定纬的中快板《我不会唱歌》歌词有趣,有一把男高音伴唱搭配,感觉新鲜。(怀疑那把男高音是杨宗纬,声线有几分像。)

潘裕文的《补梦人》和许仁杰的《不安静的夜》,多听两遍,会慢慢地喜欢上。

翻唱歌曲的部分,偏爱安伯政的《你的背包》,歌声中的那股温暖,让人在夜里不孤单。即使一再地听,那把好歌声也不会让人生腻。

很期待林宥嘉重唱在比赛中夺下高分的《走钢索的人》和《你是我的眼》,但期望太高,失望也就更容易被放大。后者中规中矩,还不错;前者的表现却不如比赛时,爵士乐本来就不好唱,需要一定水准的歌唱技巧,但过分玩弄技巧,会丢失了那份简单的感动。很可惜。

原本只是想写写对杨宗纬表现的想法,没想到竟然成了变相的专辑评论。还是继续听歌去罢。




0 comment

07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09:40 ¡¹



需要鼓励……

和同事们聊起,大家都说因为一部《881》,把本地导演陈子谦(Royston Tan)捧红了,报章上几乎天天有他的踪影,似乎什么娱乐新闻都和他有关。

陈子谦,这个名字曾经是乏人问津的,至少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如此。很多本地新进导演都还在走这条他曾经走过的坎坷路。

此时,很高兴看见张咏中的《真相》终于上映了,辛苦多时的成果终于能和大家分享了。

上一次做有关本地导演的报道时,媒体发展管理局(MDA)介绍我访问张咏中。完全不知道他是谁,但仍然安排了访问。访问当中,发现我和他的成长经历颇为相似,同样是在一房式租赁式组屋度过童年的。

张咏中要在旧家拆除之前,用电影镜头把成长地方的最后影像捕捉下来。我是很感动的。

很多新加坡人并不知道,或正在逐渐淡忘租赁式组屋的存在,尤其是年轻一辈,相信很多人无法想象住在一个“向建屋局(HDB)租来的小小的家”,会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租赁式组屋可以说是等同于社会低下层人民的生活,有其代表性。有人愿意把它记录下来,就能让这段国家发展历史多一个载体,不至于让后人遗忘,也可以时刻提醒自己社会中总有人在辛苦地生活,需要大众的关怀。

能以此为出发点,怎不叫人动容?

有时间,到电影院走走,鼓励鼓励新导演,也为还在为每一天奋斗的低下层打打气。这一点,应该有很多人做得到罢。

之前访问张咏中的vodcast还在《我报网》上,欢迎大家点击看看:www.mypaper.sg/myvodcast/20070319sporefilm_a/20070319sporefilm_main.html

这是我采访电视新闻和做vodcast这几年来,最喜欢的一个,或许是个人感情因素在作怪。感谢丽珊帮忙把vodcast剪出我所想要的感觉,感谢绯姐的感性旁白,也感谢国明的拍摄。

还有,电影《真相》的官方网站:www.truthbetoldmovie.com/




2 comment

06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13:40 ¡¹



退休……

昨天感觉有点怪,早上翻开《联合早报》,看见有自己的报道署名。署名上一次在早报上出现,已经是去年全国大选时的事了,过后就调来了《我报》。

没多久,手机简讯一则则传来,朋友都在问:“你调回早报了吗?”

其实没有。不过是因为早报人手不足,我帮忙供稿,结果引来了美丽的误会。回到办公室,邮箱里又有问同样问题的N封电邮。好忙啊,得回这些好奇人的电邮。哈。

言归正传,涉及的采访项目是AXA保险公司公布“生活信心指数”调查报告结果。样样爱争先的新加坡人这次可包尾了,对生活没信心,尤其是退休生活这一块。(详情请见www.mypaper.sg的电子报。)

访问过程中叫我惊讶的是,我们的公积金(CPF)只足够支付退休后生活费的1/4。傻眼,但没有晕过去。

AXA负责人以一个55岁的男性当例子,这个人如果最后年薪为$50,000,而退休后想过着和退休前差不是太多的生活,as a rule of thumb,就必须有一笔相等于年薪10倍的退休金,也就是$500,000。但很多人的CPF可能只有这个数字的1/4。

天啊!退休生活?想都不敢想。难道新加坡人注定工作一辈子?还是别太长命了。

以前总以为大人口中的“做到死为止”是在夸大。年纪越大,越觉得这原来是个真实的噩梦。



2 comment

04 October 2007
¡¸ dancing away 11:16 ¡¹



戒掉了观众……

《色·戒》的三场性爱场面被剪得支离破碎,观众看戏的兴趣像是剪接室地上的软片一样,丢了。

这也还凸显了本地片商对现实环境的不了解。为了想吸引更多观众而删除大胆的性爱场面,是可以分级为NC-16,但真的能吸引更多人进戏院吗?或许只是把更多人往互联网推去而已。

不是要低估这部片子的艺术成就,但“引人入胜”的性爱场面已经成为了这部片子的卖点,没了卖点,变得索然无味。更何况,看过完整版的人都指出,被删剪掉的性爱场面对剧情的发展很重要。剪、剪、剪,什么也都减、减、减。

这部片子的调子是相当沉重的,未必是大家的那杯茶,原本的话题性场面是能够让更多人走进戏院的。

《色·戒》主角梁朝伟和汤唯不是时下青少年的偶像,或许只有王力宏能“撑一撑场面”,非常怀疑有多少16岁到20岁的观众会为了欣赏艺术而花钱看“不汤不水”的电影。喝汤不像汤,喝水不是水,肯定还会有其他观众群拒绝买账。

互联网的发达,真的是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找不到的。《色·戒》当然很快也会在这张巨网的不同角落出现。想看原汁原味的电影,只要有心人花一些工夫就能如愿以偿,而有心人可以是青少年,也可以是成年人。

片商能同互联网抗争的最大优势,不过是大荧幕和好的音响设备而已。同样一部电影,尤其是大气势的电影,大荧幕是有可能把网中人拉到戏院里去的,前提是把剪刀收好。

好友说,别去看这部电影了,看了也没意思,更重要是大家罢看,才能让片商知道观众要的是完整的艺术呈现。

是啊,我也意兴阑珊。原本是很期待的。



0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