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的莫名世界 ~左想右想 什么都别想~: September 2006
25 September 2006
¡¸ dancing away 17:47 ¡¹



从脚到心……

最近这场感冒可真不得了,折腾了我两星期还不肯罢休。回去复诊,连医生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正因为这恼人的感冒病菌,这两星期较常到住家附近的按摩中心跑动,做做脚底按摩,舒解一下不适和痛楚。

师傅们都知道我感冒,因此针对病情来按脚。并不是想要神化脚底按摩,但师傅在我的左右脚上的拇指周围来回按压后,鼻子果然“豁然开朗”,阻塞的情况好转不少。

除了欣赏师傅们的精湛技艺,也喜欢那洋溢在按摩中心里的人情味。像Alex师傅,那天就教我搓揉后脑勺的风池穴和鼻子两旁的迎香穴,来减轻感冒所带来的不适,一点也不担心我学会了小窍门后就减少上按摩中心。

向来定时上门光顾,同好几位师傅都很熟悉,大家无所不谈。从简单的嘘寒问暖,到工作和生活上的琐碎事,都可以聊上好一阵子。爱到按摩中心按脚,并不只是寻求生理上的痛楚解脱,也因为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从脚底一直透到心里去。

医生嘱咐我最好常到海边散步,说是会对病情有帮助。海边?我住的地方、工作的地方,都不靠近海。还是常到按摩中心更实际,一箭双雕,同时舒解身和心的压力。



0 comment

21 September 2006
¡¸ dancing away 23:11 ¡¹



终于结束了……

9月20日下午。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期待这个时刻的到来。至少新达城一带的商家肯定都在引颈项期待。

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是IMF和World Bank在新加坡举行的常年会议终于结束了。这意味着市区的一切将恢复正常。没错,是“正常”。

总觉得,这次会议把新加坡搞得很畸形。或许不是会议本身的错。

那难看的铁栅终于也拆除了。那段日子,新达城简直就变成了一个大鸟笼,真不知道各国与会代表在鸟笼里开会,到底作何感想?大家私底下提起这件事,都捂着嘴巴笑。看在外国媒体工作人员、外国电视观众和外国读者的眼里,他们是不是也满腹问号?

似乎很少听说过其他国家在举行大型国际会议时,有如此“大阵仗”的举动,又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吧。其他国家也面对恐怖威胁啊,但我们的反应却似乎特别激烈,需要有特别保护。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一点。

那400万个微笑,我也还在试图理解是怎么一回事。试问,真正同与会者有接触的新加坡人有多少个?这么一个大规模运动,突然让新加坡人开始怀疑自己不懂得如何笑。还怎么笑得出来?笑是一种本能反应,见到外人,我们应该都会自然地露出微笑,不用花钱搞运动来提醒大家要笑。少一点刻意,顺其自然就好。

By the way,那些碍眼的“上坟花”和“枯萎花”都除掉了吗?还我们自然的街道吧。

S2006成不成功,看官大可自己评定。肯定不是又“圆”又“满”,或许有些方面成功,有些方面失败,但都可作为日后的借镜。

大家心里都有一把无形的尺,看法不一,自己慢慢量量看。



1 comment

20 September 2006
¡¸ dancing away 12:47 ¡¹



出国散心也难……

因为得清年假,所以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不得不放假。原本想到邻近的国家走走,没想到出走也这么困难。

假期不长,能去的地方有限。香港?答应了朋友明年一起去,所以不成。台东?是很向往,但才刚从台湾公干回来没多久。吉隆坡?一个人去太无趣。

只有一个人,想想还是到海边度假,晒晒太阳、吹吹海风,放松一下心情也不错。民丹岛?去了两遍,似乎没有新意,挑不起我的欲望。东马?好友不断劝阻,说那里有叛军出没,一不小心会被掳走当人质。

不如就去印尼的巴厘岛吧?也不成,已经渐渐步入了热门的“爆炸季节”,好友说我可能被炸得连渣都不剩。简直烦死了。

后来,把目标缩小到泰国,大家都说曼谷是short trip的最佳地点。星期一花了整天上网搜查资料,确定有把握独自在曼谷逛几天,加上廉价航空还有机位,于是把曼谷锁定为这次的旅行目的地。拿定主意之后,时间也晚了,打算隔日早上订机票和酒店房间。

到了早上,心里总觉得怪怪的,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心想不如星期三早上才订机票和酒店房间,反正现在有互联网帮忙,手续简单又省时。

结果,星期三凌晨传来了泰国军人发动政变的消息,曼谷已经被军方控制住了。There goes my trip……

好友说我很heng(幸运),还好没有订票,不然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或许吧。看来还是留在新加坡算了。就支持一下本地旅游业吧,去那些我一直想去但没时间去的地点走走。

真是一波三折,好想摇头叹气。

*****

补:

写完这个帖子之后,才听说我的一名学姐和她丈夫将按原定计划,今天傍晚飞去曼谷度假。在局势还没不是很明朗之际,他们夫妇俩可说是非常勇敢。希望他们玩得愉快,也祝他们平安。

相比之下,我好像很胆小哦?



6 comment

15 September 2006
¡¸ dancing away 23:06 ¡¹



暧昧……

浪漫 不是你的个性
温柔 不是你的天性
笔触却勾勒出 前所未有的感动
字句竟透露出 初次遇见的幸福

你拥着旧爱 聆听着新欢的心跳
你想着新欢 注意着旧爱的呼吸

看见你暧昧的笑容 瞧见她闪烁的眼神
我早已知道端倪

你叫我别对他人说 你要我别让他人晓
我一直没破约定

旁人来打听 旁人来试探
我假装不知 我假装不懂
不料是你自己强忍无效
不料是你自己按捺不住 脱口而出

看着你的幸福 赠上我的祝福

(回应http://jiuhukia.wordpress.com/



5 comment

14 September 2006
¡¸ dancing away 21:35 ¡¹



小故事……

还在生病,有点累、有点晕,但还是忍不住想说两个有关S2006的小故事。

**********

笑话一:

话说摄影大胖到会场拍照。他要拍已经正式开放使用的CSO(公民社会组织)抗议活动集合区,集合区里却没有人(相信是因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这时有一名CSO代表恰巧经过,大胖于是要求她进入集合区内当“模特儿”拍照,照片才不会一片死寂、毫无生气。

不料,这一幕让另一媒体看见了,结果被歪曲报道成“有CSO代表率先进入集合区抗议!”

真不知道该笑好,还是哭好。

**********

笑话二:

这是一个“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故事。

会议规模庞大,现场当然得有医护人员站岗,随时为身体出毛病的各国与会代表提供第一时间的医疗服务或救治。你印象中的医护人员是什么样子的?应该可以从装扮就一眼认出他们吧?

要是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因为S2006现场的医护人员被指定穿长袖衬衫和深色长裤、结领带,还有外套呢。从外形看来,真分不出他们是与会代表,又或者是医护人员?

又是另外一个矫枉过正的例子。医护人员就是医护人员嘛,何必为了制造形象而要他们剥去原来的制服,换上让人分辨不清的笔挺西装?太虚假、太刻意了。

形象混乱,即使连把守现场的警员也分不清。更糟糕的是,医护人员装医疗器材的大袋子原本是军用背包,他们每次进入新达新加坡时都被警员问长问短,也被彻底搜查,好一阵子才过得了关。有警员问他们为何带军用背包,背包里又为什么有那么多医疗器材?

换做是我,一定气得七窍生烟,不是有通行证证实是医护人员吗?怎么问这么怪异的问题?

据知,为了避免接下来还会出现的相同麻烦,医护人员们赶紧去填购新背包来装医疗器材,包包大小和款式不一,颜色也都不同,看起来还真可爱,就像一群要上学去的天真小朋友。

**********

好戏才刚开锣,还真不知道接下来是否还有什么有趣的话题。



2 comment

13 September 2006
¡¸ dancing away 13:22 ¡¹



这美丽难解……

经过乌节路一带,看见大马路旁一排又一排鲜艳的花朵,在在提醒着大家S2006狂风瞬间已经刮到,就像这些鲜花一夜之间突然闯进了你我的视线中。

黄色、紫色、红色,把街道点缀得亮丽缤纷、赏心悦目,夹道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不过,这样的美丽却让人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国家博物馆和新加坡管理大学(SMU)前有一株株向日葵,看上去仿佛是灿烂的笑容,莫非是要补足那400万个微笑?漂亮是漂亮,但是却很突兀。

向日葵源自美洲,种子后来被带到欧洲大量种植,根本就不是亚洲的植物,更说不上同新加坡有什么关系。加上新加坡的公共地区向来少种植向日葵,并不是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S2006筹委会不是一直强调,要让外国贵宾们体验真正的新加坡滋味吗?那又何必找些舶来品装点我们的街道?当贵宾乘车经过时,不知会不会丈八金刚摸不着脑袋,问说是哪里冒出来的向日葵。

撇开向日葵不谈,还有那令人觉得不妥的金盏菊。

在本地华人传统中,菊花是用来上坟用的花朵。我不是说菊花除了拜祭祖先用,日常生活就不能接触。但满街的菊花,怎不叫人皱眉头?跟何况,菊花的茎都紧贴在一块儿,更像是坟前的菊花束。

身边的朋友一谈起新达城周围的满街菊花就摇头,相当不能够理解当局的决定。

我之前报道S2006的准备工作时,就提到了国家公园局(NParks)特地引进许多植物。像娇小鲜艳的尾蝶花(Leopard flower)和红彤彤的“火艳美人”(Flaming Beauty)就很好地融入了新加坡的绿色环境,为何不干脆用它们来取代那些“怪怪”的花朵?又或者是本区域常见的九重葛和大红花,不也是很好的选择吗?

我不是要批评有关单位的准备工夫不充足,相反的,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充分,有了大批工人巧手栽种花朵植物,新加坡的街道突然活了起来。

但是在让街道鲜艳亮丽的同时,难道就不该把其他因素也考虑在内吗?除了花朵植物适不适合在新加坡的天气中生长、颜色够不够鲜艳,也该顾及到它们是不是真的有“新加坡味”,还有它们背后所可能存在的另一种意义。

美丽不难,但美得自然更重要,这需要周详的考虑和计划。碍眼的美丽,没人会喜欢。

新加坡这一季的美丽有点怪异,叫人难咽下喉。

(By the way,很多向日葵已经枯萎了,正式大会还没有开始,真是失策。)



4 comment

12 September 2006
¡¸ dancing away 17:15 ¡¹



五颜六色……

有点过意不去,这么多天都没有写新帖子。原本想要针对S2006(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在新加坡举行的常年大会,新加坡政府称为S2006)写些什么,但这几天一直都在忙,今天又病得五颜六色,身体很难过。

看来,要等到明天好一点,才回来写帖子了。
好难过哦。指被病魔“摧残”的身体。



2 comment

07 September 2006
¡¸ dancing away 21:14 ¡¹



爱国?

可爱的洪播播放假去了,所以昨晚奉命到国家体育场采访新加坡对垒中国的亚洲杯外围赛。

虽然中国队连连攻门,但球赛其实有点沉闷。球场外比球场上更精彩。

球赛正式开始之前,按照惯例播出两队的国歌。即使不是自己的国家,但有国歌响起,还是应该给予最基本的尊敬。又或者是只有我以为是这样?

甲国国歌播出时,乙国的不少球迷就是不站起身来,像是屁股黏在板凳上,还不断嘻笑喊叫。这种态度着实令人反感。

轮到乙国国歌播出时,那些乙国球迷屁股上的强力胶突然消失了。甲国球迷不忿自己的国家不受尊重,于是有人高呼支持自己国家的口号,有人则煽动其他同胞都坐下,以牙还牙。

球赛进行时,双方喊叫声震耳欲聋,但即使再响彻云霄,球迷的努力也没有转换成战绩。球赛以“鸭蛋”对“鸭蛋”落幕。 别以为完场就没戏看了,好戏在后头!

中国球迷离场时,在贵宾席上居高临下的一小撮新加坡球迷突然“发起疯来”,高呼叫中国球迷“回家”。这可不得了,酝酿多时的“战争”终于爆发了!两派人马互相叫骂,手指“挥来指去”。

庞大的中国球迷群深懂“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大家齐喊“傻B!傻B!”,把挑起事端的新加坡球迷的喊叫声给淹没了。这场叫骂战持续了大约5分钟,过后不了了之。

不料,西边出口还有“戏肉”,两群人在体育场外互相推挤,要不是有警员上前把他们驱散,这出戏说不定以“大家打成一片”来收场。

经常看球的球迷可能不觉得这算什么,反正football hooliganism也已经不是新鲜事,而且昨晚的事态还不算严重。

昨晚球迷虽然没真正动手,但行为同hooligan又有何不同呢?Verbal abuse也可以是“很hooligan”的啊!

该如何解释球迷的这种态度呢?难道是因为爱国,所以不尊重不站在自己阵线上的其他人?

我宁愿认为这不是爱国行为,因为这已经严重玷污了“爱国”两个字,也影响了自己国家的形象。

更多时候,人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对抗反对自己理念的其他人,又或者纯粹只是无聊透顶,会忘记自己该有的尊严,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然后再找来一面旗帜、躲在其下面,试图把一切合理化。“爱国”两字就是一面很大很大的“藏污纳垢”的旗帜,很容易被滥用。

有哪一个football hooligan不说自己爱国啊?他们耍流氓的那一刻,真的爱国吗?那一刻,他们有为自己国家的颜面着想吗?



4 comment

04 September 2006
¡¸ dancing away 09:41 ¡¹



靠谁来制造环境?

李资政呼吁人民在公共场合以华语交谈,以防止讲华语的环境消失。今天早上的1003立刻针对这个课题展开讨论,我也不落人后,快快来说两句。

蔡老板提到说以前的优频道电视新闻中可以看见华族部长、议员在接受访问以华语发言,即使华语不好,也努力尝试,让人看得到他们要与群众打成一片的诚意,也看得到优频道争取的努力;但反观合并后的U频道,在电视新闻片段中说话的不少部长都是以英语发言,直接打上中文字幕,给人电视新闻开倒车的感觉。

谈到这个问题,我倒是想替跑华语电视新闻的同行说两句公道话,不是他们没有尝试要求部长、议员讲华语,而是受访者拒绝这么做。当然的,同行们提出要求时是否够坚持,是另外一个问题,姑且不谈。

最近去采访新闻都会碰到电视新闻的同行,看见他们要求部长级人物在镜头上讲华语, 有几回遭到断然拒绝,受访者往往声称自己的华语不好,不想丢人现眼。叫记者吃闭门羹的,不乏以前曾在电视镜头前努力过的一些部长级人物。

这就叫人好奇了。回想我以前还在帮忙优频道跑电视新闻时,要求中文不强的部长级人物在镜头前讲华语,反应都不错,即使再困难,他们也很用心、很努力地配合。
怎么电视台合并之后,就会有人有这样的心态、不再给予配合?难道是有人认为电视台没有了竞争之后,就不必再争取出镜,因为反正无论如何都会在电视新闻里出现?我真希望不是这样。

李资政呼吁华人保护讲华语的环境,执政者就理应有像样的行动。就像我上一个帖子的“汽油一下子”的笑话一样,公务员也都不努力,还怎么去期待其他新加坡人能够一同努力学习,为远大的理想打好基础呢?

别一味说保护民族文化须由民间带头进行,人看不见榜样,不太可能自觉地冲锋陷阵。

挽救华文华语需要全体新加坡华人的付出,讲华语的环境需要靠大家一同来打造。大家包括你我,不分阶级地位。如果你还没有踏出第一步,赶紧热身起跑吧!要是你曾经大步向前,就不要把脚收回来,继续向前冲!



4 comment

01 September 2006
¡¸ dancing away 20:47 ¡¹



“汽油”的迷思……

忙翻了,有好几天没写帖子,今天就说个小故事吧。 (为了保护当事人,故隐其姓名和故事细节。)

话说有一名同事去采访一项活动,现场有政府部门的公关,也有远来自中国的客人。

中国客人问公关,某个画作采用的是什么颜料?公关咿咿啊啊了一会儿,然后回答说是“qi(第一声)you(第二声)”。

客人一听,惊讶极了,叫道:“什么?!汽油?!”用汽油作画,还真是没听说过。

公关见客人反应如此激烈,赶忙问我的同事paint翻译成中文该怎么说。原来他想要表达出口的是“油漆”,不是“汽油”。客人讽刺地说:“汽油是用在车里的,不是拿来作画的。”

过后,大伙儿谈起另一件艺术品,这件艺术品的特别之处在于创作者完工后,还得让作品自然风干一段时间,才能取得想要达到的效果。

客人问要风干多久?公关回答说:“一下子。”客人简直是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怎么随随便便搁一下子就完成了?这艺术品也不难完成嘛。

公关见客人的表情怪异,又求助于我的同事,问:“How do you say 'a while' in Mandarin huh?”

我的同事转过头去,对客人笑了笑说:“看来是很长的一下子哦。”

“A while”应该是指“一阵子”,竟然翻译成了“一下子”,也真够搞笑的。只要不是傻瓜,都看得出那名公关的中文程度有多差劲。

这个小故事又再一次突显了新加坡人中文水平普遍低落的现象。之前有中文报章大肆报道的“匈牙利鬼节”(Hungry Ghost Festival)、“牛顿熟食中心”(Newton Food Centre),现在又有我们私底下谈论的“汽油一下子”笑话,让人摇头叹气。

是不是在外人面前丢脸,姑且不论,但是新加坡人不争气,还真是事实啊。

当公关的,责任就是要同其他人沟通交流、传达及接收信息,要是连最基本的语言能力都没有,又该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实在是笑掉大牙。更何况,公关还是华人,外人看了肯定会百思不得其解。

新加坡再过一个星期左右就举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的常年会议了,总理也好,部长级人物也好,一再重申了会议成功的重要性,说新加坡要争取成为国际会议的枢纽。

这个理想听起来很远大,对新加坡这个“小红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理想。但是,我们有接待外宾的基本语言能力吗?

上述故事中的公关是政府部门的公务员,都已经这么不上进(真的不是很想用这个词,但实在想不到更贴切的),还怎么去期待其他新加坡人能够一同努力学习,为远大的理想打好基础呢?

我国政府向来大力推动国人学好自己的母语,不论是为了经济效益,又或者只是为了民族自尊,都绝对不是坏事。那名公关是公务员,又怎么会不知道政府的号召,但他显然没有采取必要的行动来提升自己。这要是不叫“不争气”,那该叫什么啊?



5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