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的莫名世界 ~左想右想 什么都别想~: June 2007
28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21:03 ¡¹



如果范文芳没有新闻价值……

如果真如此,就不会有记者费尽心思要采访她,请她针对男友李名顺出狱一事说几句话,让广大读者知道她现时的情况。

她昨晚接受自家电视新闻采访时所说的话,真的是对自己造成了莫大的伤害。虽然李名顺出狱之后第一时间是躲躲闪闪的,但第二天召开记者会说明一切是如此地落落大方,相对之下更突现了范文芳的小家子气。

讲得难听一点,如果范文芳没有新闻价值,记者也没闲工夫去理她。会去采访她,原因很简单,只因为读者想要知道、想关心她如今的情况。

范文芳的影迷此刻肯定也闻鸡起舞,一块儿跟着骂记者,或许会骂记者无良、没有恻隐之心,又或者有更难听的。会这样,因为他们想维护他们的偶像。换个角度看问题,今天成为新闻焦点的如果是其他人,这些影迷可能追看新闻追得更紧呢,才懒得管记者在外头如何冒风雨采访。

本地记者是狗仔吗?凭良心讲,自己从事新闻行业这些年,怎么都不觉得情况是这样的。本地记者算是很善良的了,采访新闻时绝大多数时候是不会越轨的。以这次事件来说,我也不认为采访的记者有越轨行为,大家乖乖地在大马路上等候,接不接受采访是当事人的决定。

记者侵犯范文芳的隐私?简直可笑。等艺人争取访问,算是侵犯隐私?更何况,anyone in the right mind都应该清楚知道,只要选择踏进娱乐圈、只要想红,就等于自动放弃了一定程度的隐私。

想要更多隐私?除非范文芳放弃所享受的万千宠爱、放弃镁光灯下的glamour、放弃目前的生活方式。完全的隐私?住在拥挤的大都市里本来就不可能拥有完全的隐私,要不就移居到荒山野岭当不食人间烟火、不理世事的小龙女。

免不了要想,本地电视艺人真的有条件冲出这个小岛国吗?真正要在国外立足,这样的EQ还真不能够生存。有人或许会问:范文芳在国外不是很红吗?老实说,我并不这么觉得。说得准确一点,可以说她有“卖埠价值”、有一定的知名度。

如果真的是大红人,得在香港、台湾或中国等地长期居住(不只是拍了戏就离开),要面对的疲劳轰炸不知有多少多少。我真的是很佩服那些真正的巨星,懂得如何同媒体记者和平共处,又确保双方各取所需。

如果发生了李名顺入狱这起事件,而他和范文芳又不受欢迎,读者对他们没有兴趣,没有记者跟进采访,对当艺人的他们两人来说才真是天大的悲哀。

如果要怪,就怪李名顺当初的一个错误决定,否则也不会有今日的这么多困扰。



8 comment

27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08:34 ¡¹



走调……

昨晚同朋友聊了一聊,发现一个有关我的流言蜚语正在朋友堆里传开去。

奇怪,情况不是传言所说的那样啊。

原本只是无心地同朋友说起一些事情,没想到像是燎原野火般地散播开去,而且内容已经歪曲走调。那里少了一些关键词,这里多了一些不知道哪儿来的东西。

A+X-B+Y-C=什么来的?!

想起小时候玩的一个游戏。一群小朋友们一字排开,排第一位的小朋友把一句话悄悄说给第二人知道,依此类推,当传到最后一位小朋友时,那句话往往已经面目全非。

那岂止是小朋友的游戏,大人们也无时无刻在玩着,而且玩得不亦乐乎。大人的世界和小孩子的世界,也没什么分别啊。 :p



2 comment

26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09:56 ¡¹



工夫……

当婚宴的司仪一点也不简单。自己就试了好几次,算不上很成功,只能说是勉强及格。

表现未必一定理想,但是基本的事前准备工夫还是要做好的,否则很可能只会出洋相。

前几天出席了老友的婚宴,两名司仪的中文程度不佳,明眼人都看得出来,or perhaps i should say “明耳人都听得出来”。当晚的“佳句”包括有“婚礼筹备了一个早上”和“让我们欢迎新婚进场”。

才一个早上就能把结婚的事都搞妥?来到贺的亲友都笑翻天了,还有人调皮地喊说“我的可筹备了半年哦”之类的话。司仪真的了解“筹备”为何意吗?

“新婚进场”更加classic,我们一班老友都认为“新婚”是“newly weds”的直译,司仪心里头想的应该是“let's welcome the newly weds”吧!台下又是一阵笑声。

再两星期之前出席的另一场婚宴,同样有笑话。

新加坡华人婚宴的敬酒仪式一般上免不了会高喊粤语“饮胜”(yum seng),也当作是亲友为新人献上最真诚的祝福。不过,这场婚宴的两名司仪都是“红毛派掌门人”,虽然言谈幽默,但“饮胜”的气氛真给他们搞得有够冷的。

在每喊一声“饮胜”之前,习俗是由司仪先说一两句吉祥话祝福新人,然后引导台下众人喊“饮胜”。

但这一场婚宴非常标新立异。两名司仪什么都没说,台上助威的“兄弟”突然间高喊“饮胜”,台下的50多桌亲友仿佛是被冷落似的,大家连忙blur blur地站起身来。

接下来的两声“饮胜”,仍然是台上的人自顾自地喊,和台下的人没有互动。很冷,真的超冷。

虽然说是中文不好,但这毕竟是一场中式婚宴,司仪最基本的准备工夫总得做好,怎样都应该顾及新人的家长和其他出席婚宴的长辈的感受。别说长辈了,连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如果答应朋友接下婚宴司仪的棒子,还是好好做做功课吧。



2 comment

23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23:13 ¡¹



变……

昨早读了早报同事宝镇写的有关NKF前执行理事长杜莱(T T Durai)的特写,只觉无限唏嘘。

权力能腐蚀人心,是你我都知道的,按理说也没什么好惊奇和惊讶的,但每每看到真实例子一再上演,总叫人摇头叹息。

同一天晚上,和一个朋友聊起,他把满腹的辛酸都宣泄了出来。他的两三同伴升了职,好像完全忘记了以前的情谊,变了一个人似的,对他和其他同事提出种种不合理的工作要求。美其名说是“要求”,其实就是“命令”,不得不服从。

他无奈地说:“怎么坐上了那个位子,就和外面世界脱了节,忘记了真实世界是怎么转动的。”

是权力蒙蔽了他口中的那些人的双眼吗?

告诉他,选择是他的。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视他自己的决定。

但即使离开了一个地方,难道就能很幸运地不在新地方遇到同样也利欲熏心的人吗?或许这就是命吧,是一种无可避免的悲哀。



0 comment

21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08:00 ¡¹



哈哈!

那个“非常不讨人喜欢”的邻居(见6月18日的帖子)今早又跑上楼闹了,又大声嚷嚷说我们家的衣物不断滴水,把她的衣物给弄湿了。

母亲这回可学聪明了,马上开门把她“捉”进屋子里,不让她像以前那样每次嚷嚷完就一溜烟地跑掉。母亲把她带到晾衣阳台去,请她自己看清楚情况,怕她看不清楚,还叫她伸出手来摸一摸衣物。

衣物并不湿,几乎就快全干透了。这个auntie的脸上尽是不敢相信的表情。长久以来所认定的所谓“事实”竟然一点也不是真的,原来自己一直都在闹笑话,她的世界仿佛崩溃了。

她走出大门的时候,还在耍嘴皮子,又搬出同样的台词:“你们的衣服一直滴水,滴滴滴……”。

母亲马上还以颜色,说:“你不是自己摸了衣服吗?哪里滴水了?”这一句话立刻堵住了那个auntie的嘴,她垂头丧气、悻悻然地离去。

真是大快人心啊!

不禁要想,是她爱幻想自己的衣物被人滴湿呢,还是真有邻居跟她们家过不去,通过不知什么方法来弄湿她们家的衣物。

无论如何都还是一肚子气。一大早就来拉开嗓门呱哩呱叫,把我给吵醒了。罪无可恕也。



0 comment


怎么办?

朋友才刚读了我写的时评(见前一篇帖子),就问说:“如果不再收电视执照费,我们的国家电视台还能生存吗?”

这问得好,我没有答案。我相信,这不应该是由大众来解决的问题。

媒体发展管理局(MDA)每每在推动新的媒体科技、新的媒体形式时,都强调得研究出行得通的商业模式,才能确保它们的未来发展和生存。

道理是一样的。国家电视台为了生存,就必须找到最合适的商业模式。这不是大众的问题,更不是不收看free-to-air电视节目的人所应该面对的问题。

如果说完全找不到理想的商业模式,那问题或许就应该抛回去给政府,毕竟那是国家电视台。怎么解决问题都好,最重要的是别让人民来养电视台,也别通过变相加税的方法来找钱给电视台活命。



0 comment

20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23:15 ¡¹



电视大战……

新电视形态的陆续出现,很多旧思维都将受到挑战,甚至是必须被打破。

新电信(SingTel)日前为媒体记者举行了一次IPTV(Internet Protocol TV,互联网协议电视)技术说明会。如无意外,SingTel的IPTV服务相信会在今年内推出。SingTel也说会把IPTV服务推到其他平台上,据估计,通过Wi-Fi网络进行节目广播的可能性相当大。

媒体发展管理局(MDA)也在大力推动Mobile TV(流动电视)的发展,并已经发出三张测试执照给本地三家公司。而当中,PGK Media接受《我报》访问时更透露,希望能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推出付费的Mobile TV服务。

加上星和(StarHub)旗下的电缆电视“星和视界”,以及新传媒的free-to-air电视节目和mobtv,本地电视市场将会是百花齐放的局面,甚至会厮杀个你死我活。

外国的一些经验发现,随着Mobile TV的逐渐普及,已经有人把收看Mobile TV变成习惯,即使在家里也不扭开电视机,而是通过手机找娱乐。

PGK Media打算推出的“TV2GO”服务,频道或许只有五到八个,但只要节目内容好,也就足够了。更重要的是,每月$10到$15的价格够吸引人。

像“星和视界”强制要订户订至少三个基本频道组合,然后才能订其他优质频道组合的做法,以及把不同频道集合成一个个组合的做法,很可能只会越来越跟不上时代。

已经有消费者对于这样的强制性规定感到不高兴,因为被迫花钱订购自己未必收看的频道。再加上StarHub近期宣布服务起价,更是引起了更多订户的不满。

StarHub可以为本身的做法提出很多理由,但当消费者有其他选择的时候,一切理由都不再是理由,而这一天已经不遥远了。

电视服务供应商必须紧记一点,在这个战场上竞争的还有互联网和其他各类娱乐休闲享受。要争取观众、要“吸金”,电视服务供应商就必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来做出必要的调整,否则可能面对被淘汰的厄运。

IPTV、Mobile TV、Wi-Fi网络广播的节目即将接连出现,之间肯定会有割喉战,但年轻一辈紧跟科技潮流和追求新潮生活方式,将推动非free-to-air电视节目的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

而另一边厢,free-to-air电视节目的市场占有率会下跌,虽然目前难以估计影响会大到如何的程度。

这将把一个老问题再次引出台面:电视执照费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每每碰到公众质疑电视执照费的存在价值时,有关当局都回应说必须靠电视执照费来补贴制作和播映那些少人看、但必须继续提供的文化节目和少数种族的节目。

但随着日后越来越少人通过电视机看节目,甚至是越来越少人看free-to-air节目(包括一般节目、文化节目和少数种族节目在内),就很难再为电视执照费的存在价值作合理辩护。



0 comment

18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08:10 ¡¹



包容……

住家楼下有一户“非常不讨人喜欢”的邻居。

已经不止一次,清早七点多,这个auntie跑上来用尽吃奶的力,死力地敲大门。当有人应门时,她很没有礼貌、狠狠地丢下了一句“你的衣服把我的衣服给滴湿了,好像在下雨”。

每回的情况都一样,母亲、祖母到晾衣阳台查看情况,倒回客厅去辩解,那个auntie早一溜烟地跑掉了。

说是“辩解”,因为那个auntie说话实在是太夸张了。像下雨一样?真怀疑,她懂不懂什么叫“下雨”啊?

凭良心说,我们家在处理刚洗干净的衣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必要“措施”,包括把衣物的水分拧干,然后再把衣物挂在屋里,让多余的水分先滴干,才把衣物晾出去晒太阳。这么做,原因无他,还不是为了要避免弄湿楼下邻居的衣物,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纠纷。

虽然已经尽了一切努力,还是难免会有那么一丁点的水分。但话说回来,如果衣物是干的,又何必把衣物晾出去晒干呢?

我们和这户邻居之间相隔了七八层,中间隔了好多户人家,如果我们家的衣物滴水滴得好像下雨一样,又怎么只会有这个auntie整天来歇斯底里地敲门?禁不住想,这个auntie不知道敲了多少层的门,向多少邻居投诉说他们家的衣物弄湿她的衣物。

新加坡地小人多,超过80%的人住在组屋里。大家住在一块儿,就是要互相包容,即使有什么问题,大家好声好气地提出来,然后尽力改善情况。只是一味地“叫嚣”并不会改变些什么,而只会惹人讨厌。

说到下雨,不能不提更“好笑”的事情。有好几次,是好几次哦,这个auntie上门来投诉后,我们又如常查看屋外的情况,结果发现原来在下毛毛雨,包括我们家在内,每一户人家的衣物也都湿了。的确是下雨,但不是我们家,是老天爷在下雨。投诉之前,还是先把状况搞清楚,千万别把自己变成一个笑话。



0 comment

14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21:48 ¡¹



等到那一天……

2007年6月14日。她挥动衣袖,转身离去。

2007年6月15日。他也将奏起骊歌。

嘴上说的,已经有一段时间,以为这一天不会那么早来。但是,会来的,终究还是来了。Que sera sera……

不难过,是假的。好朋友一个一个离去,有时觉得好孤单。

突然感觉自己很老。望着镜子,连白头发都在取笑我。



2 comment

13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23:53 ¡¹



熟悉……

晚上10.45pm离开办公室,在大门外偶遇经过的老同事,就这样站在马路旁叙旧,谈了起来。

她说,看着以前的工作地点,感觉很熟悉、很清新,仿佛能够马上就走到办公室里头打稿。

我笑她说,是因为她离开了好一段日子,才会有这样的感觉。换作是还在同一个环境里,包管她不会这么说。

往往要离开过,心情才会有所改变。要是没有离开,可能一切如故。

漩涡,把人扯到水底,可怕。有力气离得开漩涡,才看得见漩涡另一面的美。




0 comment

12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08:36 ¡¹



路……

住家前面开通了一条新路,叫什么来的?好像是“Brickland Expressway”,简称BLE吧。没听过?Brickland Road呢?一些人或许有一点印象。

虽然说是一条普通马路,但是和高速公路根本没有不同,车辆在这条马路上风驰电掣、超速驾驶,车轮摩擦路面的声音简直扰人清梦!

马路又直又长,怎么会不沦落成为超速驾驶的天堂呢?马路还没正式开放使用的时候,就已经有电单车在路上“飞车”,居民就已经知道日后的情况肯定非常糟糕。现在正式启用了,噩梦也就开始了。

有新闻报道说,这条马路启用之后会为蔡厝港的居民带来许多便利,可能是采访记者引述为马路举行启用仪式的国会议员的说话,或是引述LTA(陆路交通管理局)发布的文告内容。

左想右想,这条马路并不会为蔡厝港的居民带来多大的便利,这里的很多居民按理说压根儿不会用到这条马路。谁占了便宜?应该是武吉甘柏(Bukit Gombak)的居民,他们往返于武吉甘柏和KJE之间更方便了。

这也算不了什么,最受不了的是有关当局(应该是LTA)在设计马路时不为直接受影响的居民着想。

住家前原本是一大片树林,树林深处是军事训练区。当局一要建马路,就把靠近组屋的树木大片大片地砍伐掉,把马路紧贴着组屋来建造。众所周知,树木是天然屏风,能够吸收、阻挡噪音,如果当局保留组屋旁的高大树木,哪怕是只有一两公尺宽的绿色地带(green belt),居民如今也就不必受噪音问题困扰。

亡羊补牢,或许还未晚。亲爱的有关当局,赶快在这条Brickland Road上安装超速驾驶侦查器(speed camera)吧,包管每天都会有大批驾车者捧着钞票自动送上门。



0 comment

11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21:16 ¡¹



大巴窑和勿洛……

今天赶时间,搭了一辆Comfort德士上班。

告诉德士司机大哥,我要去Toa Payoh North,而且还说了两回。他问我,是哪一个avenue?我回说那里没有avenue,Toa Payoh North靠近Lorong 1。

由于身上不巧只有一张$50,于是先问他是否有小钞,担心到了目的地之后才发现没有小钞,问题多多。他问我车资通常是多少,告诉他说大约是$XX,他检查了一下他的钱包,回说一切OK。

每每上了德士、巴士或地铁,我总很习惯性地闭目养一养神。今天这一养神可不得了,醒过来的时候,发现德士已经快到Bedok了!!!

司机大哥竟然把Toa Payoh North当成了Bedok North!两者听起来,明明差很多,应该没理由会搞错啊!

“Toa Payoh North”一词,我至少讲了三次,也说明了目的地没有avenue,只有lorong(Toa Payoh有lorong没avenue,Bedok有avenue没lorong),而且连车资都说得清清楚楚了(到Bedok的车资远远超过$XX)。怎么可能连这样都会搞错?!

错了也错了,赶快掉头就好。没想到“好戏”还在后头。

到办公室时,计程表显现的车资比$XX超出了快$10,司机大哥接过$50钞票时竟然好意思说:“照meter(计程表)算hor?”

如果是我搞错了,多付钱是理所当然的,但错不在我,我当然不依。以平静的语气告诉他,车资远远超过了$XX,我绝对不可能付这么多钱。他于是把钱包里的钱掏出来给我,当中有好多张$2。

下车之后再仔细算一遍,发现他竟然耍诈,还是多收了$3。

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原则问题:自己犯的错误,应该自己承担。我也知道油价不便宜,但谁叫你把人载到这么远的地方去。

以后搭德士,还是别闭目养神了,免得遇到同一类德士司机,把钱包烧破一个洞。

**********

补6月4日的帖子:

StarHub刚宣布,将调高旗下付费电视服务的收费。看到StarHub发过来的文告,头上几乎冒烟。前几天的愤怒还没有get over,没想到StarHub又来这一招。愤怒的消费者,应该不只我一人吧!?



4 comment

09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09:38 ¡¹



相逢……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不必在梦中。

前天晚上下班回家,要在武吉知马转搭另一辆巴士。才刚下车,就有一名女子朝我的方向走来。我走远一点,她也跟着走过来。定眼看了看,我们两人都笑了。

好久不见了,是中学的同班同学,没想到会是在这种情况下见面。我俩的样子都没什么变,非常好认。

原来我们现在住同一区,搭同一辆巴士。在车上,我们回想往事,以及互问是否知道其他同学的近况。当晚的运气有点不好,巴士上有个精神有问题的女人,一直在大吵大闹、骂周围的乘客,但我和她还是自顾自地聊,懒得理会那么多。

发现有些同学已经失去联络了,完全不知道他们的近况如何。我们班上35人,24女11男,她努力把所有男同学的名字回忆过来,她漏了谁,我就补上那个人的名字。女同学,则好像念也念不完,总是少了谁,一时又想不起来。

说着说着,惊觉其他男同学好像都已经成了家,剩下我还是孤家寡人。某些我们以为不会这么早结婚的女同学,反而最早冲线。

夜晚的巴士匆匆,不一会儿就到达目的地。短暂的聚会,勾起十多年前的回忆,心房暖了一暖。互道一声再会,这晚的缘分暂告一段落。

其他同学啊,也是时候续缘了。她说搞个同学聚会吧,有人有兴趣吗?




0 comment

04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10:28 ¡¹



过分……

喜欢看StarHub CableVision的节目,节目丰富多元。想看知识性节目,有;想纯粹找一点娱乐,也有。

但是不欣赏StarHub做生意的手法。

已经不止一次,Starhub以“要加强服务价值来服务有不同需求和兴趣的客户”为理由,把不同的节目频道调来调去,调进不同的收费组合中。

这一回,Chinese Plus这个收费组合被解散,经常收看的Jet TV日本台被莫名其妙地调到了Chinese Plus II里,后者是一个颇新的digital组合。

简单来说,原本的收费结构被打散了,定购的不同频道的收费又得重新组合一番。更气的是,原本可以收看的电视频道又少了一个!StarHub在通知信中理直气壮地指出,要是不定购Chinese Plus II组合,就无法再收看Jet TV。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加强服务价值来服务有不同需求和兴趣的客户”根本就不是理由,想多赚消费者的钱才是真的。多订购一个组合,不用钱吗?

上网对照了一下价格表,惊觉随着收费被迫重新组合,以后每个月的费用会上升。可以收看的频道减少了,反而得付更多钱!这是什么道理?下定决心,这两天要好好研究一下,砍掉一些比较少收看的节目组合,减少支出,不让StarHub毫无理由地榨干我的钱。

SingTel的收费IPTV服务即将登场了,无论如何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威胁到StarHub的CableVision服务。StarHub如果想保有市场,就不能如此对待客户,反而应该好好想清楚如何来讨取客户的欢心。

**********

补(6月9日):

真不巧,一名同事这几天也被同一家公司搞到很不高兴,导火线是服务人员“说故事只说一半”,导致她做了一个后来非常懊恼和后悔的决定。问题好像是刚解决了,但是过程中的那种折腾,是会叫消费者日后却步的。



4 comment

03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12:44 ¡¹



计谋……

老友R昨天迎娶美娇娘,我们几个兄弟一大早就去帮忙。

向来知道R很聪明,但没想到他的反应如此快,还一肚子“诡计”,昨天叫我开了眼界。 :p

话说新郎官和兄弟们迎接新娘时闯关,新娘的姐妹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餐”。往杯子里一看,上面那层是仍是粉状的Milo饮料,用茶匙搅一搅,熟悉的榴莲味立刻冲鼻而来。

新郎官把一匙“早餐”送进口中,立刻就把东西吐了一地,还跌倒在地上,两腿的膝盖都撞击到了地板,众人吓了一跳。我们赶紧把他扶起来,担心他那里受伤了。他说是前一天太累了,有点不舒服。

我下意识认为那杯东西肯定辣得可怕,因为R平日最怕吃辣。

轮到兄弟们上场。J也把东西吐了出来。我试了一试,发觉不是辣的,而是咸得让人头皮发麻,还混着榴莲味,即使榴莲再怎么美味,此时只落得“恶心”一词可形容。

一直觉得不对劲。不是辣的,R怎么反应这么大。虽然刚才的画面很真实,总觉得是一场戏。

趁着在R家里拜过祖先之后的空隙,悄悄问了问R刚才是不是在演戏。只见他脸上露出了狡猾的笑容,说:“如果不是这样,哪有那么快过关?大家也不用吃那杯东西了。”

高招!真是为兄弟们着想啊。真是诡计多端。



0 comment

02 June 2007
¡¸ dancing away 00:16 ¡¹



沙滩……

6月1日,截稿时间提早四个小时,大家都在赶赶赶,赶稿赶得“不亦乐乎”。这么赶,为的是能出席自家在圣淘沙Cafe De Mar举办的《我报》一周年舞会。

老实说,对于出席舞会并不是特别起劲儿,因为已经不是小伙子了。请来为读者呈现演出的歌手,曹格、苏打绿、阿沁和其他本地歌手,都是不错的表演者,至少有一点安慰。

白天下了相当久的雨,晚上连那一丁点微风都奉欠,热得汗水直流,穿着黑色的T-恤is definitely not helpful at all。踩在沙滩上,沙粒不断跑进鞋子里,不是很舒服。

但这是一个愉快的晚上,和同伴们在一块儿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谈天,是一种享受。或许是一同创报的革命精神在作祟。加上有其他朋友来捧场,感觉非常棒。

精彩的一年,精彩的一周年。期待更多……




2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