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的莫名世界 ~左想右想 什么都别想~: March 2007
29 March 2007
¡¸ dancing away 21:35 ¡¹



虚拟世界让人有梦……

为什么有钱却不真真实实地花掉,反而心甘情愿在虚拟世界中花钱买一些不存在的东西?

随着科技的进步,有越来越多人在一个由数码堆砌出来的虚幻世界里享受不真实的生活,虚拟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经济体。

以Second Life(简称SL)为例,“居民”已经超过4.9m个,还有人通过这个虚拟世界变成百万富翁。短短24个小时之内,SL里的金钱交易额动不动就超过US$1.6m(S$2.44m)!

亲身进入SL里瞧一瞧,发现在虚拟世界里花钱果然非常简单,怪不得每天都会有如此大笔的金钱交易。

想购买虚拟货品,点击一下滑鼠就行了。要是avatar(网民在虚拟世界里的分身)的钱不够,同样只要点击滑鼠,就能兑换到足够的L$,然后一眨眼就把钱花掉。(注:L$是SL的货币。)

像我才刚成为SL“居民”(Resident)一个小时,就已经有冲动买地兴建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即使清楚知道真金白银买回来的只是一堆握也握不到的数码。

这可以归咎为impulsive spending,但是在背后推动网民花钱的另一大动力,其实是“梦想”。简单来说,虚拟世界给了所有人做梦的权力。

比方说,SL里一条设计精美的珠宝项链售价为L$250,以目前的兑换率来说,还不到US$1(S$1.50),怎能不叫把持力不足的人心动?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有能力,而又舍得花大笔金钱来购买一条昂贵的珠宝项链?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虚拟世界里又有圆梦的机会,一些人很容易就会产生“我也可以过高档生活”的幻觉,跌进消费圈套里。

除了花钱,不是也能赚钱吗?不就有人在虚拟世界里售卖虚拟货品而致富吗?是没错,但是幸运儿毕竟是极少数。

通过虚拟世界赚钱,可不像点击滑鼠花钱那么容易,而是须要耗费精力的。

要自己设计出虚拟货品,不论是建筑物、家具、服装,又或是汽车飞机,得利用基本的形状来搓捏拉揉,并不简单。

就像一些网民指出,SL开放至今四年,网民设计出来的虚拟货品何止一箩筐,要能有吸引视线的新货品,除了惊人的创意,还需要靠运气。

大部分网民绝对是贡献金钱来确保这个经济体继续滚动的一方,站在对岸数钞票的肯定只是非常少数的人。

贡献金钱的网民获得快乐,当然是赢家。赚到钱的网民笑呵呵,肯定也是赢家。

只要有人不满于现实生活,只要虚拟世界还能继续让人做梦,虚拟世界就还有它存在的价值,这个经济体也就不会幻灭。




0 comment

25 March 2007
¡¸ dancing away 23:24 ¡¹



胆战心惊……

朋友R和JB结婚,我和另一好友CH被委以晚宴的主持工作。虽然算不上是do or die,但无论如何都得确保一切顺顺利利。And we thought so。

我们大家平时各忙各的,之前也没时间见面作准备。我和CH原本都心想以酒店提供的“标准台词”为蓝本,再作一些小修改,应该一切OK。到了酒店,发现“标准台词”太过于制式,一句中一句英,好像是学校的周会演讲词,而且短短一篇中文稿,错字还不少。

没办法,只好立刻动工大幅删改,加这个减那个,包括代一对新人感谢部长和政务部长拨冗出席婚宴。手上的草稿红一块、蓝一块,挤得满满都是字和记号,深怕自己会看漏、说漏了什么。CH紧张得不得了,我和他太太不断叫他放轻松。即使我有点担心,也不能表露出来,否则情况只会更糟糕。

应该没问题了吧?

错!其中一把麦克风突然出问题,大家看着我的嘴巴在动,却听不见声音,简直尴尬死了。

好戏在后头。

其中一个领班突然要我说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即使不愿意,但也只好硬着头皮说。播影片时,按理说应该缓缓调暗灯光,宾客的注意力自然会转移到屏幕去,而不是把整个宴会厅的灯光突然关掉。不知道有没有倒霉的宾客,把原本要送进嘴里的鱼肉塞到鼻孔里去。

第二次介绍新人进场后,音乐竟然没有响起。Dead air了少说十多秒,又是一阵尴尬。我和CH大眼瞪小眼,真想找个洞给钻进去。

以前在这酒店吃过婚宴,印象是不错的,但今晚真的是失水准。其他不说,我们那桌的服务生真须要upgrade自己的服务素质。婚宴还没有开始,我们就要求几杯汽水,结果等到第四道菜上了、新人换衣第二次进场之后,汽水才姗姗来迟,莫非是从彼岸运过来的?



8 comment

20 March 2007
¡¸ dancing away 23:36 ¡¹



木条上的钉孔……

“原谅”两个字不难写,做起来却比什么都难。

人嘴上经常挂着“我原谅你”这句话,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有人真的能做到吗?

有个人工作上犯了错,上司说原谅他。但是有可能吗?上司是会记得这个错的,即使日后再给那个人机会表现,也不会忘记曾经发生过的错误,不免会担心历史重演。

又或着是一对夫妇,其中一方出轨,另一方表示原谅。但是真有可能吗?受到伤害的一方会永远记得痛楚,就算他使尽全力把昔日的不愉快埋葬在心底最深处,但也改变不了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两个人之间有了嫌隙,永远不会改变。

就像是在木条上钉钉子,过后把钉子都拔掉,木条上会留着一个个钉孔。即使拿些什么来填补,也改变不了钉孔存在的事实。

基督教说神爱世人、原谅世人,世人也应该学习原谅。儒教强调大爱,佛教则教众生种善因。有宗教信仰的人,要做到真正的原谅都已经不易,更何况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该依赖些什么力量?

人真的能够原谅吗?或许失忆的人忘了一切,就真的是原谅了一切。但失忆的人也总有重新累积记忆的那一天,“背叛”、“出卖”届时又将同“原谅”展开拔河。有真正的原谅吗?



7 comment


无题……

砂要随风而去。

长久以来栖息的沙滩,又长又美又白,每天还能够看见壮丽的日出。但,仍然留不住砂的心。

砂会飘向何处?是另一片美丽的沙滩?是一座不知名的拥挤城市?或许连砂自己也没有答案,但改变不了起飞的决心。

一颗砂飘然而去,另一颗紧随其后。其他砂开始怀疑,自己存在于沙滩上的意义。

恍然明白。

砂从来就是砂,从来就没有在沙滩上扎根。风一吹来,也许就会狂砂乱舞,叫人睁不开双眼。



1 comment

19 March 2007
¡¸ dancing away 13:00 ¡¹



要B变A?

Coke Zero的大名,听闻已久。在美国,Coca-Cola公司促销Coke Zero的时候声称,Coke Zero“偷”了Coke的味道,更棒的是,Coke Zero完全零糖份。

人就是这样贱,贪图喝汽水的滋味,但是又担心会发胖。之前的Coke Lite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研制出来的产品。不过,一些人却说不喜欢Coke Lite的味道,嫌它不如原本的Coke那么好喝。

于是乎,Coca Zero诞生了。真是让消费者等长了脖子。

那晚在加油站便利商店里发现了Coke Zero的踪迹。虽然算不上是Coke的死忠迷,但还是有一点兴奋,赶快买了一罐回家,迫不及待想尝尝滋味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此绝佳。不便宜,一罐竟然卖$1.60,据推算,一般自动贩卖机的售价估计是$1.40左右。

结果,钱白花了。有时,广告还真的是不能够太相信。

个人觉得Coca Zero的味道连Coke Lite都不如,就像是Soda Water里加了一点点什么,两头不着岸,感觉别扭。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要把一样东西完全变成另一个模样,有可能吗?两者的本质本来就不一样。

像是素食,因为有食客嘴刁,大师傅们极尽所能把素食的味道尽可能做成像荤食那样。成绩或许不错,但是师傅们心里应该都很清楚,没有可能做得100%相同,因为菜就是菜,肉就是肉。

有野心是好的,但是不要过分奢望。

宣传广告,不能尽信。

(虽然产品不怎么样,Coke Zero的宣传却做得不错。http://www.cocacolazero.com/



0 comment

12 March 2007
¡¸ dancing away 21:29 ¡¹



垃圾惹的祸……

那天写了一篇有关新加坡人乱抛垃圾的时评。母亲读了之后有些不忿,埋怨我说那篇东西不够“全面”,因为在表扬清洁工人维持新加坡整洁的同时,没有揭露一些不道德的清洁工人的真面目。

母亲会这么不高兴,真是“多亏”了我们邻里新来的清洁工人。这些客工拿了工钱,却没把工作做好。

怎么会知道?邻居在走廊上栽种的植物掉了叶子,隔了好几天都还在地上,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以前的那一批清洁工人非常勤快,每天早上都会准时清扫走廊,确保环境干净。当然,我们也不只依赖他们,自己也定时清扫和洗刷走廊。

换了新来的这一批清洁工人之后,几乎再也听不见扫把和地板摩擦所发出的声音。奇怪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便留意情况,结果给我们发现清洁工人竟然拿着扫把“巡逻”走廊而不动手,以超快的速度走过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碰到走廊的窗口开着,他知道可能会被人发现,就随意扫扫两下,“做个意思”给大家看看。

真的不想“害”这些远渡重洋来新加坡的客工,但是讨生活应该正正当当的,而不是敷衍了事。如果情况还不好转,就得写信到市镇理事会投诉了,最讨厌做这种浪费心力的事情了。

*****

(刊登于3月9日的《我报》)

从心出发
  ——不当垃圾虫

很怕在国外时听见有人称赞新加坡很干净,赞许的人有不少从来没来过新加坡,根本不清楚新加坡到底是什么一个模样,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道听途说”来的。

每每听见这样的称赞,我嘴巴上不断道谢,心里是惭愧的,因为我清楚知道新加坡并不是许多人想象的那么“一尘不染”。不想当面戳穿假象,最多也只能回说“还好,还好”,然后赶快转移话题。

平心而论,新加坡的清洁的确达到了某个程度,清洁工人实在应该被记上大功。就像其中一名受访读者指出,新加坡人太过于依赖清洁工人来保持环境的卫生整洁,很多人本身并没有付出多少努力。

这名受访者说得好,许多人总认为有缴税以及缴付杂费,问题就能够丢给清洁工人来解决。或许不少人不愿承认这一点,但真相为何,大伙儿心里有数。

为了报道NEA(国家环境局)的垃圾虫调查报告,记者前几天到人来人往的勿洛巴士转换站和小贩中心之间的人行道上进行定点观察,结果印证了调查结果说的“乱抛垃圾是不被社会接受的行为”,因为进行观察的大约一小时内,没看见有人乱抛垃圾。

不过,地上四周明明都是香烟蒂、纸巾、塑料袋、塑料杯盘和糖果包装纸等。可见新加坡人知道乱抛垃圾是不当行为,所以不大敢在众目睽睽下胡来,要乱抛垃圾也选没什么人看见的时候。  现场有一名年轻男子站在人行道旁吃水粿(chwee kueh),过后走了几步,把手中的即用即丢盘子和塑料叉扔进垃圾桶里。

他告诉记者,平时看见其他人乱抛垃圾,虽然觉得这些人这么做很不应该,但是不会上前去劝阻或“训话”。

他说:“没必要多管闲事吧?我们又不是执法人员。能够做好自己的本分就不错了。”

这么说并没有错,我们无法强迫那些有公德心的人去冒被骂、被诅咒或被打的风险,但是新加坡要能做到真正的干净,总得靠人民。自己要想活在一个怎样的城市里,总得靠自己双手去打造。

试想想,如果随地扔弃的铁罐或其他容器积水,就有可能变成伊蚊(Aedes mosquito)繁殖的温床,大肆传播骨痛热症(dengue fever)。在一些人眼里小小的一件垃圾,可能是不少人受病痛折磨的罪魁祸首。受害者有可能是你的亲友,甚至是你自己。

同样让人觉得可怕的是有一些人从高处乱抛垃圾下楼,这种行为随时都可能导致无辜者受伤,或甚至是送命。受害者也有可能是你的亲友。



0 comment

11 March 2007
¡¸ dancing away 19:26 ¡¹



怪感觉……

不少同事和同行都取笑说我有“意外命”,事缘我以前跑意外新闻(包括罪案和社会新闻),碰到我当班,经常都是case一箩筐,搞到我和一起当班的同事忙得不可开交。

意外命?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昨天看完舞台剧之后,肚子饿得打鼓,于是步行到不是太远外的Raffles City,到底层的Market Place用餐。要在Thai Express和The Soup Spoon之间抉择,结果选了前者。

说也奇怪,虽然人在Thai Express里头,眼睛却不断望向The Soup Spoon。其实也没什么好看,有一个员工一直在抹那扇通往厨房的门,少说也抹了整十分钟,身边一度有一个相当年轻的男同事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说了几句话。除此之外,就是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看不清楚员工脸上的表情,也听不见他们说了些什么,但感觉对面的气氛好像有些僵。总觉得怪怪的,莫名其妙地不断望着对面,仿佛会错过些什么。

离开的时候,还转过头看了The Soup Spoon两遍,也说不出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大约两个小时之后,The Soup Spoon发生了命案,一个中国籍厨师用刀杀死了年轻的上司。

涉嫌干案的男子和死者分别是谁?我不知道。是我下午看见的员工吗?我不知道。

可以说我是在马后炮,但当时的确感觉到不对劲,不然也不会一直注视着对面,而没有把注意力摆在餐桌上的食物。

想起来还真邪门。意外命?第六感?I don't know,没有解释。




3 comment


15,000……

一张CD叫价NT$15,000!等于S$695!是我眼花吗?

一个台湾男子在Yahoo!奇摩网站上拍卖林忆莲的《Pieces of Mind》单曲CD,底价设定为NT$15,000。(http://tw.page.bid.yahoo.com/tw/auction/1150647449

奇怪,这张单曲CD我也有啊,12年前以不到S$30买的,现在还收藏在CD架上,价钱怎么已经翻了二三十倍?

原来男子要出让的单曲CD是在英国发行的,CD sleeve的封面和设计用的是另一张旧专辑的照片,和原来在日本发行的不一样。不过,曲目一模一样。

或许真是物以稀为贵。但是这张稀有的CD更像是一张错体CD,甚至感觉像是盗版的CD,怪怪的。开到这样的天价,真不知道有什么人会进场竞标。开放投标至今两天半,还不见有人行动。

撇开价钱不谈,这张单曲CD还真值得珍藏。理由简单:歌写得好,歌者演唱也超水准。《Pieces of Mind》这首歌原本收录于《Open Up》大碟里,是林忆莲在日本“正式”发行的第二张大碟。(http://www.sandyandme.com/simple/openup.htm

《Pieces of Mind》这张单曲CD当年并不是太难买到,反倒是《Open Up》在新加坡完全无影无踪,搞到一大班喜欢林忆莲歌曲的歌迷头痛非常。即使托人在日本找也没有luck,据说专辑在日本卖到断货,但是唱片公司没有再版。这是什么道理啊?

如果现在有人肯出让原版的《Open Up》,相信会吸引到大批人上网竞标。NT15,000?应该不只这个价钱哦。

谁手上有《Open Up》啊?肯以友情价割爱吗? :p



0 comment

10 March 2007
¡¸ dancing away 23:04 ¡¹



看剧归看剧……

有朋友介绍说《The Swimming Instructor》这部舞台剧还蛮有意思的,推荐我和其他朋友去看。反正最近精神有点紧绷,又没有盘算如何打发周末来放松一下,于是就接受建议,买了票看剧。

朋友贴心地提醒,这部剧的主题和同性恋有关,而且由于剧情大部分发生在游泳池旁,男女主角都会以泳裤泳装上阵,肯定有不少同志捧场。

这不是问题吧。我看我的戏,他们看他们的戏,一切很OK啊。

朋友和宣传稿都说,故事笑声连连。没错,的确是有不少slapstick式的对白,引人发笑。但其实这是一部悲剧。

一开始看戏,心里就对剧情有一个疑问,因为女主角不只一次提起某个情节。直到最后,疑问终于有了解答,而这个答案得由一个角色牺牲性命来揭晓,不论观众对同性恋行为认同与否,这样的结局总叫人惋惜。

再来,就评点三名演员的演出。

女主角Isabella演得很棒,感觉很活,简直就和角色融为一体。虽然我的座位离舞台相当远,但还是看得见她的眼泪。不敢说她的演出十全十美,但应该至少有85分。

两个男主角,表现中规中矩,可能才刚公演没多久,还没有完全进入状况。不过,看得出他们相当努力,相信他们接下来的表现会更好。

一切都不错,直到看完戏之后,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不高兴的事,有人竟然模仿剧中其中一个男主角的习惯动作。

到底是什么事,不说也罢。只想告诉那个人:“要懂得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你自己!”



0 comment

06 March 2007
¡¸ dancing away 00:08 ¡¹



怀疑……

NKF前名誉财政吕世山在法庭上供称,他和前执行理事长杜莱(T T Durai)共事九年,没有理由怀疑杜莱为人不正直。

姑且不讨论杜莱为人如何,案件还在审理,我们不是法官。大家心里都各有一把尺,大可自己判断。

不清楚吕世山的这句话,要说的是什么。是“因为共事九年,所以没有理由怀疑他”?又或者是“共事了九年,完全没有蛛丝马迹来让我对他产生怀疑”?

若是后者,那也没什么话好说的。不同人的观察能力本来就不一。

若是前者,那就真叫人纳闷了。这样的逻辑成立吗?应该让它成立吗?

九年,能够代表什么?同事或朋友关系,能够让人看穿什么?

连许多结婚几十年的人,都不敢说很清楚明白自己的枕边人,更何况共事九年。以前采访罪案新闻,就常听见罪犯的亲人、好友、邻居说:“没想到他竟然会是这样的人!”

并不是要教大家开始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是想说明“因为共事九年,所以没有理由怀疑他”的逻辑未必成立,甚至可以说很多时候都不成立。

记得以前上哲学课,老师要我们分成两半,针对“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展开讨论。虽然自觉人性不是太坏,而且有善的一面,但总强烈认为人性本恶。

人性是不是本恶,可以辩个十天十夜都说不完,也不会有让每个人都满意的答案。但是相信大家都不会否定人性绝对有恶的一面。

正因为如此,不应该让之前提到的逻辑成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侠小说里的这句台词真道出了人世间的真相。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因为共事/相处/认识N年,所以没有理由怀疑他”的说法,听过就忘了吧。

或许我真的太悲观。



2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