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的莫名世界 ~左想右想 什么都别想~: July 2006
29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13:07 ¡¹



Getting out of Singapore......

Hi there, to all friends who are reading my blog.

It's 1.00pm of 29th July 2006. I am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free internet access terminal at Changi Airport Terminal 1.

In about 1 hour and 20 mins, will be on the plane bound for Kaoshiung. Great, finally get to escape from the piles of work that has been on my shoulders for all this time. It's finally my turn. Hurray!

But strange enough, I am still not in the mood for holidays. Shinmin's Weizhong agreed too. Probably because we are on a mission to introduce more about Taiwan to our readers. Do look forward to our coming reports!

Will try to update my blog in Taiwan once I get to lay my hands on a computer terminal.

See you guys soon!

(P/S: Oh yah, if you are wondering why this entry is in English, it's simply because Changi Airport's computer terminals do not seem to support Chinese language and other languages, or perhaps I am just too dumb to locate the Chinese input software. No matter what, looks like I am not the only disappointed person, Japanese, Chinese and some other travellers are all walking away in disappointment.)



0 comment


追寻的蜜蜂……

一早醒来,看见一只身形“不小”的蜜蜂从面对楼下花丛的窗口飞进卧室。只见蜜蜂不断地往窗上“撞来撞去”,不知它到底在干什么。

仔细看看窗口,笑了出来。

我家的窗口上都贴了一层塑胶膜,从屋外就看不清楚屋内的情况。这层塑胶膜上的花纹是名副其实的“花纹”,是一朵朵盛开的花。

蜜蜂该不是以为窗上的是真花吧?难道以为往窗口猛撞,就能采到花蜜?看样子,还真的像是哦。蜜蜂坚持了一分多钟,终于放弃了,往楼上的房子飞去。猜想它是在继续追寻,寻找它那朵盛开的花。

看了会笑出来,因为突然觉得蜜蜂也像人一样,会被眼前的幻象所迷惑,认不清现实,而且还不断地追寻下一个幻象,让自己忙忙碌碌的。

又或者是人像蜜蜂呢?不断追逐虚有的目标,却一直以为自己过得很充实。


(P/S:我也像蜜蜂,一直在寻找当年林忆莲和张学友合演《雪狼湖》时演唱的《花与琴的流星》的清晰录音或录影片段,虽然明知道不太可能找到,因为两人属不同唱片公司,并没有在专辑中收录他们的合唱版本,而当时还没有以手机录影这么一回事,不太可能有人录下了音乐剧的画面。

非常意外地,今早在youtube上竟然有发现,他们两人原来曾经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里合唱过这首歌。

欣喜若狂……歌听进耳朵里,心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同大家分享,到youtube听听看看吧。 )



0 comment


放下心头大石……

听到坏消息后,心情一直不是太好,虽然脸上保持着笑容。这个消息让我想起了另一件让我前阵子难过了好一段时间的事情,胸口才会一直仿佛被什么卡住似的。

刚才终于查清楚了情况,原来虽然情况糟糕,但还不至于到了绝望的地步。心,也宽了一些。

即使飞台湾,也不会太担忧了。天空好像突然放晴了。



0 comment

28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19:02 ¡¹



出国之前……

原本以为挨过了今晚,明天就能放松心情飞到台湾去了。

但却又接到一个坏消息,让心忐忑不安,让人难过。

明天飞也飞得不轻松,因为心里面有牵挂。



0 comment


又爱又恨……

我是一个喜欢搭巴士的人,反而不是很喜欢搭地铁列车。喜欢巴士,却也经常让巴士给气得七窍生烟。

像前天早上,到Beach Road采访公共交通委员会(PTC)公布新的巴士服务素质准则,规定本地的公共巴士服务日后要如何如何达到要求标准,否则就会被PTC罚款。难忘主席余福金当时笑着说:“We finally have teeth!”

采访过后,得到Alexandra Road一趟,发现Beach Road有100号巴士直达目的地,很兴奋。看看手表,还有一个小时,应该不会迟到,因此决定搭巴士。据巴士车站显示牌标示,非繁忙时间,100号每8到16分钟来一趟。

当时心想巴士应该不会这么快来,所以就爬天桥到马路对面的提款机提款,还到便利店买了一瓶冷饮。在大热天里等巴士是苦差,得找点冷的东西来喝喝。

猜测果然没错,巴士的确没有这么快来。当100号进站时,我已经等了整整16分钟(中途还能到对面提款、买东西)。这段时间还不包括上一趟巴士离站和我初到车站之间的空隙,也就是说,上一趟100号进站是超过16分钟前的事了。

才刚采访了新巴士服务素质准则的记者会,真是讽刺!

上了巴士,心一直忐忑不安,因为巴士走得很慢,担心来不及。从Beach Road到Shenton Way并不是很远,结果花了20多分钟。这并不是巴士的错,路上的车实在是多,交通灯的数目也不遑多让。结果,我在Shenton Way的尽头“跳巴士”,转搭德士,终于能在约定的时间抵达目的地,一分不早、一分不迟。

昨晚下班后,同宇宁一同到报馆后头赶搭11.15pm的157号。根据以往经验,11.00pm一趟,11.15pm一趟,11.30pm一趟。

11.07pm,我们离车站还有大约20m,157号从我们身边匆匆飞驰而去。宇宁说是11.00pm的车迟到了,我说接近午夜的巴士只有早离开巴士总站,没有迟“开车”的。她原本不相信,但等着等着,看着时间早过了11.15pm,也不得不接受事实了。

结果,当然是又得搭德士,否则三更半夜都回不到家。德士车资才刚上调leh,心痛啊!

相信很多巴士乘客都像我一样,非常希望新的巴士服务素质准则真能奏效。我们期望的很简单,巴士能够尽可能准时,搭巴士不用整天都当“挤在罐头里的沙丁鱼”。尤其是忙碌了一整天之后,等不到巴士、不能早点回家的那种感觉实在很糟糕。

要是公共巴士公司接下来达不到标准,就请PTC用你们新出来长的teeth敢敢咬它们几下吧!希望再顽皮的小孩,都能被这招吓得变乖。



0 comment

26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01:49 ¡¹



响一响……

午夜12时许,正在充电的手机突然响了,传出悠扬的萨克斯管乐声。漆黑的房间、无声的空间,被低沉但性感的萨克斯管乐占据,感觉非常迷人。原来是HG找我,问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手机的这个铃声,是我很喜欢的一首配乐,来自电影《夕阳天使》。那一幕讲述大雨的夜里,宋承宪下了德士、冲进便利店买了一瓶矿泉水,再把它放进微波炉里加热。他过后把矿泉水瓶给了站在冰冷夜雨里的舒淇,让她的双手取暖。两人的感情就此展开,非常浪漫的画面,时间慢得仿佛停止。

自从手机有多轨和声铃声之后,手机不再枯燥。记得那时,我用的是一首有点卡通味、节奏很快的铃声,像是在催促人快点接电话。当时和我搭档跑意外的几名摄影记者反映说很怕这个铃声,因为一听见,就代表有忙不完的工作上门。

那时候,我还算年轻,初出茅庐的意外记者,乐于接受挑战,即使疲于奔命,休息一下就恢复状态了,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但慢慢的,我也越来越害怕听见这个铃声。

后来,新款手机能播出mp3当铃声,我决定用一首较柔和的歌曲取代之前的“夺命铃声”。

到了现在,手机用的这首萨克斯管乐曲,配搭其他乐器声,有一点点蓝调、一点点爵士,比之前那首更缓慢一些。

猛然发现,手机铃声代表了自己不同阶段的心境。原来我早已经过了“冲冲冲”的岁月,现在追求的是一个自己能够觉得很舒服的生活步伐。有时懒懒的,就像是萨克斯管的乐声一样,应该也无妨吧?

又或许我在期待些什么,所以才用这首音乐当铃声?



0 comment

24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09:34 ¡¹



周年……

7月24日。这一天,正式向在报馆的第七个年头迈进。转眼间,六年就这样匆匆飞逝而过。

2000年7月24日,五个年轻人同一天向《联合早报》报馆,三男二女。四个记者,一个摄影师。

一年后,一人返回家乡寻求更好的发展。再过三年多,又走一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去了。如今,只剩下三人。

那晚发了一个手机简讯给还在留守的另两人,提醒他们又过一年了。其中一人问道:“要庆祝吗?”

每年的这一天降临之前,都嚷着说要吃饭庆祝,但每一回都在忙碌中度过,完全忘记了这一码事。

今年又无法吃饭庆祝了。一人休假,另一人中午有工作,我晚上则得在报馆里冲线。要把三个人凑在一块儿吃一顿饭,还真不简单。

祝我们三人接下来能继续有充实的一年!



0 comment


刊登道歉启事……

据《联合晚报》报道,西北部一所中学的一名16岁男生以一连串的粗言秽语“问候”一名约30岁女教师的家人。女教师过后不接受学生的书面道歉,坚持要该名学生在来临星期二于“The Straits Times”刊登道歉启示,否则将采取法律行动起诉学生。

读了这则报道,很想拍手叫好,甚至是高声欢呼。但是又觉得这么做,好像不太妥当。

不妥当,是因为教育原本就应该是以爱为出发点,要有包容,动不动就诉诸于法律,似乎有点过火。

想要高声欢呼,则是因为佩服该名教师将她其极度的不满坦白地表明清楚。时下年轻人的态度真的非常要不得(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程度也各有不同),应该让他们领教一下师长的厉害,否则他们真的以为“不发威的老虎是病猫”。

我还在念大学时,曾经教过补习,也在教育中心执过教鞭。在教育中心的日子,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家长,受过满肚子的气,也让我对“灵魂工程师”这个行业打退堂鼓,我猜想我这辈子应该不会投身教育界吧。

其中一件“奇事”,我毕生难忘。这是一班幼稚园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名胖胖的女霸王。那一天有小测验,女霸王突然把一名男同学的考卷抢过去,揉成一团丢在地上。

男生一脸无辜地捡起考卷,继续作答。女霸王不爽,再把考卷抢过去,在考卷上吐了一口口水,然后把考卷丢回给男生。

我非常生气地警告女霸王不可以这么做,还耐心向她解释这么做是错的,但是她爱理不理,转过头去不看我。下课之后,我把事情告诉女霸王的母亲,请她针对这起事件好好教导孩子。这名母亲同样爱理不理,拖着女儿就走。怪不得,原来有女霸皇太后作榜样!

昨天傍晚到书店去,站在书架前找东西,突然感觉到臀部被什么重重撞了一下。原来是一个男生要挤过去找母亲,连开口请人让路这么简单的礼貌都不懂,那名母亲到底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更糟糕的是,那名母亲看见孩子的鲁莽行为,竟然什么都不讲,没道歉就把孩子拖走。同样是拖了孩子掉头就走,难道现代的父母就只会这一招?

把镜头拉回到道歉启示的事件,男生的母亲坦言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儿子,结果儿子学坏了。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现代社会的生活费高,大家都得拼命挣钱,所以就自然忽略了孩子。真的好像合情合理。

但是,父母的天职是什么?父母的责任不只是确保有足够的财富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甚至是读名校、买名牌。身为父母,还必须培育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健康成长,所谓健康指的是身与心,缺一不可。

“忙”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很方便挂在嘴边的借口,一旦有问题,就以“忙”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别说自己没这么做过,你我都注定被这个“忙”字困扰一生。

孩子是自己选择生下的,既然有“生”就必须有“育”,即使再忙碌也必须找出时间空隙来挑起教育孩子的重担。只生不育,难道当初只想生一个可爱的洋娃娃来玩玩?

有时不禁会想,是不是新加坡人的书念太多了,盲目崇拜所谓的开放式教育模式,过分放纵孩子。要是念的书真的够多,不是应该了解这世界上是没有完美模式的吗?凡事都必须视情况进行调整、结合不同的策略,以求达到最完美的结果。

对,是“以求”。难道现代父母都已经“不求”了,所以才放弃教育孩子的努力,必要时也提不起劲儿来认认真真地来教导。

有一名同学曾经告诉我,有某某社会学家说过,社会是一个大循环,孩子和父母也如此。

根据这个说法,现在的孩子之所以这么叛逆,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是hippies年代长大的,只懂得追求自由和享乐,所以很自然地就这样教育孩子。

而我们这辈的孩子,父母是国家独立时期长大的,经历过更困苦艰难的生活,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自然比较严厉。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当父母,也会以同一套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听起来蛮有道理的。难怪,难怪。



0 comment


流感流感……

星期五采访了我国第一个大规模的医药卫生演习,名为“雀鹰II”,模拟新加坡爆发大规模流感,以测试各个有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作是否天衣无缝。

演习如何?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或许可以这么说:演习没有火花,记者们都没有热情。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或许应该由有关当局回答,又或者有关当局也不想回答。

也采访过今年年头的“北斗星5号”民事紧急演习,记者们当时私底下都谈论说演习有多么不真实,但这个演习好歹也有点刺激。“雀鹰II”嘛,……

撇开真实度和精彩度不谈,我一踏进医院,就发现有小疏漏了。读了星期六《我报》的读者,应该知道我指的是什么吧。

附上两张照片。是的,记者也得参与演习,全程戴口罩。第一张照片里,护士是在测试我的口罩是否戴得标准(真的是有一套标准程序得跟的),“拼命”往我的脸喷一种比超级苦瓜还要苦上十倍以上的喷雾。要是嗅到苦味,就是口罩没戴好。我的超标准!

jiuhukia的blog还有其他照片,不妨点击看看。



0 comment

20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11:39 ¡¹



探索指纹……

你有注意过自己的指纹吗?相信读过今早《我报》的读者,可能会不自觉检查一下自己的手指头吧。

皮纹检验并不是算命,这点说得没错。信不信当然由你。就像星座、占卜、心理测验、算生辰八字等等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当成是参考其实无妨。

凡事都有两面。过分沉迷变迷信,对心理健康及成长都不好,不论是皮纹检验,又或者是星座、占卜等。

翻到另外一面看,如果把检测结果当成参考,好的部分当作激励,鼓励自己做得更好,弱的部分则当作警惕,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加强这环节,这其实没有什么不好。

皮纹检验同其他林林总总的方法一样,只是一种工具,要如何运用工具,全靠自己。要算命、看星座、做各类检测,非常简单,困难的在于控制人的心。

人生的最重要一门课,是学会在不顺、失望、绝望、难过、懊悔、痛苦、逆境中跨过心中那一道门槛,那一道阻碍自己正常生活的无形障碍。如果作茧自缚,把自己困在一个无形的牢笼中,后果如何,想必你也知道。

报道刊登之后,今早就接到一些朋友的询问,想要更了解皮纹检验。如果你也想知道更多,可以浏览www.thrive.com.sg



0 comment

18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08:43 ¡¹



特首肉骨茶

香港特首到访,原本想要吃著名的XX肉骨茶,但老板不卖账,店铺下午就打烊,因此不愿意延长营业时间到晚上,就只为了等一名贵人。特首结果到另一处,吃了另一家也相当著名的肉骨茶。

有香港媒体报道说,XX肉骨茶的作风充分显示出了新加坡人的不懂变通,是新加坡政府治国所导致的。

不可否认,新加坡政府的治国方针确实使到新加坡人比较按本子办事,有时甚很固执。

但在这起事件中,把两者就这样拉在一块儿,不过是一种很方便的报道方式,简单快捷。这样的报道有想当然尔的嫌疑。

事情其实何必看得这么复杂呢?这同任何两个人的互动是一样的道理,A要求B为他做些事,但B在考虑了一些因素之后拒绝帮助A。又或者是F向G求爱,但G婉拒爱意。

每个人在处事时都有自己的考量。以这次事件来说,XX老板表示是不想让员工星期天也加班到晚上,而且还要是临时通知的。他指出,谁没有家人,员工也得回家啊。

老板的回答简单明了,他的考量是员工福利。

凡事,有人愿意,就同样有人不愿意。

每个人的考量不一样,未必会因为对方的社会地位或其他因素而特别作出让步。这和要求帮忙被拒、求爱不遂,是一样的道理。



0 comment

17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17:46 ¡¹



终身被困……

恭喜老友澄辉决定10月起终身被困,告别单身生涯。

看来我又得开始积极减肥了,否则到时当兄弟,西装穿起来不好看。真糟糕,竟然需要这样的推动力。好友们,快快都结婚吧!哈哈。



0 comment


简简单单看电影……

揪不过一个老朋友的“纠缠”,陪他去看电影“Superman Returns”。

同事韵琳在blog里写道,这是一部feel good movie,但看完了还是没有这种感觉。

认为整部电影里最真实的角色是Lois Lane的男友Richard,有血有肉。他明知道孩子不是他的,所以当情敌Superman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他很自然地问Lois她那N年前的“I spent a night with Superman”的报道。他心里肯定酸溜溜的,就像你我所认识的任何一个人会出现的反应。

不喜欢电影太刻意强调再Super的Man也会有脆弱的时候,太刻意太煽情。我们都清楚知道人都有弱点,我不需要一再的提醒,适可而止可能效果更佳。

也不喜欢电影把Superman塑造成一个救世主。虽然明知道他是漫画英雄,电影也不过是虚构的,但总觉得不舒服。要救赎自己,答案或许就在自己身上,非得靠人吗?

不禁向Lois所写的评论“Why the World doesn't need Superman”靠拢,开始思考我们真需要救世主吗?事先声明,这同宗教毫无关系。

一个朋友老是说我看电影太认真、太挑剔,不懂得放轻松。我告诉他,花钱进电影院,当然期待看一部自己满意的戏,自然会对剧情是否合理、是否有漏洞再三推敲。甚至是人物性格、对白,也不放过。

奇怪,以前小时候看Superman系列电影时哪有想那么多?看见英雄打倒坏人就鼓掌叫好,才不管剧情合不合理。

又是年龄作怪吧?年纪越大,想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连不该想太多的时候也让大脑不停运转。到底该如何才学懂在必要的时候变笨?如何不该思考的时候就别想那么多?

如果做得到,或许就能像以前一样简简单单地看电影,看完该笑就笑、该哭就哭。

Superman Returns里最可爱的角色是Lex Luthor身边的Kitty吧,有点蠢有点笨,让人发出会心的一笑。但是角色的性格又好像不太明确,甚至有点莫名其妙。

又来了,老毛病发作。

我应该不是唯一有这种毛病的人吧?猜想你也是吧。

By the way,让我再发发牢骚:这部电影的中文字幕的水准不到位leh。



0 comment

16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01:06 ¡¹



说砍就砍……

昨晚接到老朋友X的电话,他开头第一句就是:“我再过一个月就失业了!”我一听还真吓一跳,因为X素来以勤快及能干著称,没想到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

X毕业之后,就加入一家跨国公司的物流部门。他一进入公司就已经发觉他所属的部门单位工作程序一团糟,于是费心费力建立起工作制度及流程,让整个单位,以至整个部门的运作顺畅。

没有多久前,同X很投缘的老前辈Y问说:“你怎么还没有收拾东西带回家啊?难道你不知道要裁员吗?向来只要公司开始大量聘请新人,就是要裁员了。我们这个单位要被解散,已经传了很久了,看来也是时候了。快点收拾东西吧,等到事情发生那一天,拿了遣散费支票就能拍拍屁股走人。”

言犹在耳,X所属的整个单位被叫去开会,上司交待他们一个月内把所有工作程序都交待清楚给其他单位的同事。“裁员”两个字虽然没说出口,但怎么一回事,大家已经心里明白。

X很难过,因为他不能够理解为什么会被开刀。这肯定同节省开销无关,新聘请来的人,学位都比他还高,不用多久,薪水肯定比他还高。而且他为公司付出了那么多,公司竟然一点也不念任何情分。

其他部门的同事安慰X:“是这样的,谁叫你不是你老板的人。你平时又不懂得‘埋堆’,迟早也有这一天。”

X和我通电话时,虽然我没有听见哭泣声,但知道他的心肯定在流泪。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我很想告诉他:大公司就是这么无情的,一切以利益至上,说砍掉员工就砍掉,不用多考虑,有生杀大权的人还不乘机撵走自己向来看不顺眼的人。但始终还是说不出口,怕把X的伤口越挖越深。

算了,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外头的阳光更灿烂耀眼,天空更辽阔无际。

祝福你。



0 comment

14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15:58 ¡¹



大伯公……

接到任务,同舒诗一起做一期热点新闻,题目是关于“大伯公”方面的法律问题。所谓大伯公,指的是那些借出名字给他人注册生意的人。

没想到会有额外收获。

联络上宏茂桥按摩院谋杀案(即陪读妈妈“小洪”的案件)的“大伯公”,他坦言下星期要被控上法庭了,丝毫没有隐瞒。

因为这起事件而惹上了很多麻烦,各个有关当局对他展开全面的调查。对此,他只能无奈地叹了叹气。他告诉我说,他当初这么做,纯粹是想要赚一些生活费和看病的费用,没有想太多。

他如今被长子责骂,说他惹来了多多麻烦,警察整天找上门。

小洪事件的发生,加上警方后来严厉管制按摩院,制止陪读妈妈在按摩业服务,这段期间除了不少人指责一些不正当的陪读妈妈“挂羊头卖狗肉”,败坏风气,也有人指责“大伯公”把名字借出去,助长了这股不良风气。

我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大伯公”的行为。

小洪案件中的“大伯公”已经61岁了,原本是校工,但是遭到裁退。

他借名字给人注册不属于自己经营的生意,是刻意违反条例吗?这或许未必。

我自己家里也有老人家,而且越老越像小孩,不只行为,连脾气也如斯。妹妹常常提醒我,老人家就是这样的,我们要包容,要体谅。

对于他们的一些行为举止、一些处事心态,我是非常不认同的,甚至会为此而生气。但妹妹说,他们年纪大了,有时想事情是很简单的,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而且有时一些惹其他人生气的行为,其实原本是出自好意的。

没错,就是“好心做坏事”。

小洪案件的“大伯公”是不是好心做坏事?是不是纯粹为了帮人,而热心借出名字?这点,我不敢猜测。

不过,我能尝试理解的,是他或许真的只是纯粹想赚一些零用钱,而没有深入考虑到后果。这是不少老人家的通病,甚至年轻人也可能这样。

更何况,就像这名“大伯公”所说的,他并不清楚条例(是否真如此,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到当局去注册,当局确认他是新加坡公民,有保健储蓄(Medisave),就轻易地让他注册一门生意了。他强调,当局职员并没有多问什么问题。

这么看来,有关当局似乎也应该付上一定的责任吧。制订注册准则是当局的工作。当然,要当局职员当下一一检查所有到注册柜台的人的资料及背景,或许并不是太实际。那么何不倒过来想想,能够怎么样改善整个注册程序,来避免“大伯公”滥用自己的名字为多家公司、企业、商号来注册。

另外,有关当局总有backend系统吧?难道没人或没有一定的程序来检查所有注册资料吗?如果有,应该不难发现有“大伯公”同时注册多家商号而起疑,然后便能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制止这类有问题的行为。

事情揭发后,当局才敲锣打鼓大事调查,一些人也只把矛头指向年老的“大伯公”,似乎有欠公平。



0 comment

12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22:32 ¡¹



又走人了……

好友BY告诉我,她已经递了辞职信了,下个月就离开报馆了。

心又扯了一下,有点痛。又得看着好友离开,那种滋味总不是那么好受。

心突然坠入时光隧道,回到2000年的5月。当时我和BY并不相识,两个人在Genting Lane的旧报馆碰了个面,原来都是参加应征笔试的。那场三个小时的笔试真的不容易,记得我们两人(和另一个我们后来也没机会认识的人)都在抓头皮。

笔试结束之后,各分东西之前,我和BY道别,她说希望我们有机会成为同事。奇怪,我们似乎还相当投缘。

结果天从人愿,我们都顺利进入报馆当记者。

日子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也快六年了。没料到,在迎接第七年开始的同时,听到BY说她不陪我继续走这条路了,要到外去“闯荡江湖”(十足她个性的说法)。

心有点痛,但祝福她。像之前说了无数次的,外面有广阔的天空。

虽然理解,但我一直都还在学习把“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当成一种理所当然。



0 comment


何必拿回……

下午接到好友RY的通知,说FIFA可能褫夺Zidane的“最佳球员”荣誉。听到之后,还真有点为Zidane难过。

已经决定送出去的东西,何必硬是要拿回呢?

更何况“坏人”Materazzi已经承认辱骂Zidane,已经够理由证实Zidane是受到挑衅才突然“发疯”的(虽然发疯也不对)。Materazzi一直不肯说明到底说了些什么,但Zidane明天一早(新加坡时间)就会在电视上说明真相。希望FIFA知道所谓的真相之后,可以网开一面,放过Zidane,让他能风光地抱着金球回家乡荣休去。

突然乱想了一下。有不少人投诉说今年的世界杯有点闷,媒体记者们不如就重新投票把金球给了Materazzi吧。如果真这么做,2006世界杯百分百名留青史,各地媒体肯定还能继续报道世界杯消息多好一阵子,让这股热潮延烧下去,大家就都有新闻看了。

不过是乱想罢了。Opps,maybe iI should say it's乱写。 

By the way,今天写了一则双语新闻。话说巴西岸外救起了一只海狗(fur seal),现在收容在动物园里,有趣的是海狗命名为Zidane,说是要表扬他。

读了之后,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是海狗leh。



0 comment

11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22:34 ¡¹



难以置信……

今天终于轮到我挂病号了。

在家里睡了一整天,晚上到家附近的购物中心的超级市场“进货”。买了米、油、包装饮料、罐头等等,包袱实在重了一点,所以搭德士回家,即使路程不算很长。

上车后,很自然地就问司机大哥车资上调是否对他有影响。他回说暂时还不是很清楚情况,但有一名女乘客告诉他,乌节路的Wisma Atrium的德士站平时下班时间大排长龙,但这两天突然少了很多人。

我下意识说,那些人肯定是不搭德士,改搭巴士和地铁了。司机大哥有点轻蔑地笑说:“哪里挤得上巴士和地铁?”我心想,要挤,当然是挤得上,不一定得搭德士啊。

司机大哥问我,是否感觉到有任何分别。当然有,告诉他从大巴窑的办公室到住家,车资多了整整$2。司机大哥不相信,笑说是我夸大其词,说的同时还拍了拍双手。(为什么要拍手啊?)

我很肯定地告诉他没错,而且其他朋友也反映说涨幅很大,超过十多公里的长程尤其更加明显,大家都表示要早点下班,不想花冤枉钱。

司机大哥还是不相信,不断说是我夸大,说绝对不可能这样,同时夹带拍掌声。

下车的时候,司机大哥问我说车资相差多少?有五毛钱那么多哦。

他回过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我。我再说:“是啊,没错。平时要$3.20,今天是$3.70。”他仍然嘴巴微张,说不出话地看着我。我没有告诉他,为了省那一两毛钱,今天我还少拐了一个弯,没让德士开进停车场。


从他眼里,我似乎看见了他对前途的茫然、担忧、不安、惊恐。

原来司机大哥也不是这么清楚车资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影响有多大。相信很多人都一样,只知道车资结构的更动细节,但却看不见更动之后所滚出来的雪球有多大。直到有人拿数据摊在面前作比较,霎那间才恍然大悟。The common problem with Singaporeans again,“前瞻性”不足。

我不知道新加坡人会不会因为逐渐习惯较高的车资,而重投德士的怀抱,但肯定的是,至少短时间内会有一些人对德士敬而远之。

很想为德士司机大哥叫屈,但我又能做什么?



0 comment

10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17:31 ¡¹



何谓最佳……

刚听见同事惊讶地说:“Zidane被选为最佳球员wor!?!”

惊讶的不只是她,我们许多人也是这么认为。Zidane以不风光结束足球生涯,不论他是否是因为被挑衅或激怒,都无法解释他的失态,尤其因为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更因为他应该很清楚这应该是他光荣退休的一刻。

但当然的,一时的失态不能抹杀他的功劳及贡献。

再看一看外电消息,果然没错,是Zidane赢了这项至高的荣誉。当然的,外电的标题不忘调侃一下,但它要调侃的到底是Zidane、是FIFA,还是媒体本身啊?真搞不清楚状况。



0 comment


加价……

ComfortDelgro属下的Comfort、CityCab和YellowTop德士,今天调高车资了。

为了感觉一下那个分别到底有多大,刻意搭德士到公司。一搭不得了,原本大约$11.50一下就跳到了$13.50,涨幅超过17%!Can really feel the pinch。看来以后还是看紧荷包比较好,千万不好冲动地在街上把手伸出去截德士。

德士司机大哥说今天的情况还好,因为一大早就下雨,加上很多人看世界杯大决赛,看得昏昏沉沉的,所以也不介意多花一点钱搭德士。明天的情况呢?他说想也不敢想。



0 comment


就是要颠覆……

恭喜意大利夺下世界杯!

不是法国赢,心里好像有点舒坦,好莫名其妙。

也许是喜欢underdog翻身,总给人一种“人间有希望、天无绝人之路”的感觉。也许是你我都活在规规矩矩的社会规范之中太久了,讨厌“强者”或“表现好的一方”理所当然地脱颖而出。又也许只是喜欢颠覆convention。

可惜的是法国名将Zidane竟然以这样的行为来结束他璀璨的足球生涯。好大的一个污点!

再次证明了,人在极度压力和极度欲求的情况下会失去自我,做出自己平时或许不approved的事情。即使时过境迁后感觉后悔,也太迟了,伤害已经造成。警惕警惕……



0 comment

09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20:08 ¡¹



讨厌……

很累,连坐着、走路都会不时打瞌睡,说了都没人信。周末周日只想窝在家里,哪里也不想去,能够睡就睡,平时想睡个甜觉都难。非常堕落……

也搞不清楚是肉体累,还是精神累。

还得烦一些有的没的生活及家庭琐事,讨厌……



0 comment

08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23:43 ¡¹



还有一个月……

接到任务采访今年国庆庆典的第一次full-dress彩排,写两则稿件来配合《我报》的送票活动。还以为再不会采访国庆了,上一次是2000年刚进报馆时,之后改跑意外新闻就和国庆庆典绝缘了。

◆ ◆ ◆ ◆ ◆

7月8日傍晚

主办单位的说明会结束后是晚餐时间,吃的是著名连锁快餐店赞助的炸鸡和小汉堡包。没一个decent的地方用餐,一大群记者和摄影于是在走廊上席地而坐,大家顿时还以为自己是参与演出的学生。有一个马来族auntie还真以为我是表演学生,骂我为什么还躲在里头吃,不赶快到场上去。我看起来真有这么年轻吗? 


◆ ◆ ◆ ◆ ◆

用餐之后,同陈伟联碰了个面,简短地谈了几句。他真的表现出“眼盲人不残”的精神,言语间能够感觉到他那股自然的自信。他还真的蛮适合当艺人的。

◆ ◆ ◆ ◆ ◆

傍晚6时,Pre-event show正式开始。

先上场的是铜乐队表演。整齐划一的步伐、悠扬的乐曲,感觉很棒。唯一的不协调是中间部分竟然响起《大长今》的主题曲,队员们和flag-bearer美眉持印有大韩民族标志的扇子跳起韩国舞蹈来了。我和身边的另一个记者大眼瞪小眼,不是新加坡国庆吗?

◆ ◆ ◆ ◆ ◆

红狮队跳伞演出,13人从天而降,引爆场内观众的情绪。

◆ ◆ ◆ ◆ ◆

接下来是武术表演,由武术冠军兼演员翁清海、一群阿兵哥和一大班可爱的小豆豆演出。小豆豆们还不是很熟练,造型和动作有一点散乱。其中一个小弟弟跑动了一下,忘记了自己的位置,在人群中东窜西跑,找寻sparring partner,有点搞笑,是那种可爱的搞笑。

◆ ◆ ◆ ◆ ◆

仪仗队伍进场了。

咦,怎么前排的陆军军人中有一个人特别显眼?莫非他洗军裤时下太多漂白水了?裤子白得和其他队友非常不搭调。看你还是赶快换条军裤吧。

◆ ◆ ◆ ◆ ◆

F16型战斗机展现了其速度,不少摄影记者还来不及对准镜头,战斗机便从头顶上消失了。 

◆ ◆ ◆ ◆ ◆

夜色已经降临,两座灯塔发射出烟花,往下击中中间的圣火坛,点燃熊熊烈焰,圣火坛旁的高塔突然向空中发射七彩璀璨的烟花,照亮了夜幕。一把高亢清亮的歌声突然响彻夜空,唱些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慑人的魅力,让人的耳朵突然“活”了起来。

原本以为自己的年纪大了,忘记了国庆的感动,但是这一幕却突然扯动了心弦,仿佛找回16年前自己参加国庆庆典演出时的那股感动。

这也似乎是这次筹委会成功之处,多用低空烟花,带动了人群的情绪,让大家都很high。

国庆庆典这时才刚开始……



0 comment


退休以后不必愁……

星期四下版之后,其他人都回家了,我、芳芳美女和ah hoon莫名其妙没回家,反而聚在一块儿东拉西扯、谈天说地。

不记得为什么会提起以前我在《早报》时当意外记者的“历史”。记得当时说道,我还真算是“幸运”了,跑意外的五年里,真的很多千奇百怪、大大小小的罪案、意外、天灾、人祸都采访过了,可以说是非常多姿多彩的五年。就连一些前辈也都笑说,很少有意外记者像我一样“幸运”了,该碰到的都碰到了。

有机会见一般人所不能见、触碰一般人所不能及,这样的记者生涯,也真算是无憾了。

芳芳美女和ah hoon说,我不用愁退休后没有事情做,写意外记者回忆录就够忙的了。

哇,连退休生活都帮我规划好了啊?哈哈。只怕届时我人老记忆衰,已经忘记了当年采访时的见闻和心情点滴。

隔日同一个朋友谈起前一晚的这个笑话,他竟然建议我定期在blog上面贴帖子,记录下我以前当意外记者时的回忆。

哇,这可是大工程啊!定期写有某个主题的帖子,真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本事,更怕的是热情没多久就燃烧尽。还是先别乱来。哈哈。



0 comment

06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13:28 ¡¹



魔咒继续……

RY从“历史资料”里看出的规律果然没错,法国果然把葡萄牙送回老家了。

如果按照这个规律,冠军岂不就是法国!

因为法国在90分钟内打败葡萄牙,但是意大利要加时再赛才把德国搞定。按照规律,意大利接下来应该是没运走了,又或者应该说是“走霉运”。

法国胜利,岂不是合了洪播播的主意?她爱的德国已经out了,只能够寄望法国了。

诶,意大利可能有救了!因为洪播播看好法国。我还没有忘记她那可以媲美Pele的魔咒威力哦。  (不明白?请看之前的帖子。)



0 comment

05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11:48 ¡¹



神机妙算……

同学RY也真够厉害了。前几天告诉我说,要是按照以往的世界杯纪录,肯定是意大利和法国踢进大决赛,因为德国和葡萄牙都是靠踢点球才进圈的,命肯定不长。说证据都在历史纪录里喔,好像魔咒一样灵验。

我当时半信半疑。江湖大夫说的话,不知道该信不该信。哈。

现在终于印证了魔咒,至少已经有一半应验了。葡萄牙,祝你好运!



0 comment


德士何去何从……

我国政府其实早已经释放相当清楚的信息了,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地铁系统增建东北线、地铁环线、不久后会兴建的裕廊工业区延长线、不知道何时会动工但肯定会兴建的武吉知马线,还有尚未浮上台面的其他可能地铁线和轻轨列车系统,整个公共交通系统蓝图已经说明一点:未来是铁路交通的时代。

部长和国会议员也不只一次强调,铁路系统是运送大量乘客的高效率交通工具。

一个现代大都会有这样的发展,并不稀奇。就像日本东京,以铁路系统为主、巴士为次,数目不算多的德士作为辅助。

但是,政府又突然开放德士市场,让多三家新的德士公司进场,路上突然涌现出一批新德士。难道是方向U转?

我还是相信德士过一些时日会逐渐式微,吞下公共交通市场大饼的会是铁路系统。

搭乘德士时曾经同一些司机大哥谈起这个课题,当然有人不认同我的看法,有人认同我的想法。认同的司机大哥都担心那一天的到来,生计会受到影响。我安慰他们说,那一天即使到来,也不会这么快,届时我们可能都退休了。

但德士车资此时上涨,有可能加速那一天的到来吗?交通费上涨,带动百物价格腾飞。为了节省开支,一些人肯定会省钱不搭德士了,当然会有部分人回流,但长期而言,肯定流失乘客,这么多德士同时存在的价值还存在吗?

长远来说,德士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交通工具呢?还是大众交通工具吗?依交通系统蓝图看来,德士定位成小众交通工具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就是说德士的数目肯定大量减少。大家主要依赖完善的铁路系统和巴士系统来移动,真必要时才截一辆德士。

如果未来的景象真是这样,德士车资“高高在上”,是能够理解的,也应该能够被接受,因为德士已经变成了一种premium service。

如果未来的景象真是这样,就不应该再继续制造假象,让人误以为德士行业会持续百花齐放。德士数量如果下跌,乘客也就不会坚持要以低廉的费用搭乘德士。



0 comment

04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23:54 ¡¹



呼吸……

“呼吸,我需要多一点空气……”

即使再要好的朋友,也不要忘记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段关系太熟悉太久,是会让人窒息的……



0 comment

03 July 2006
¡¸ dancing away 21:43 ¡¹



走出迷雾……

东风电视昨天接连播出了周华健的访问,和苏慧伦的现场歌友演唱会。

很高兴。他们回来了。

不论是听着周华健低吟着新歌《我们不哭》,或是苏慧伦唱着旧作《爱我好吗?》,心都微微抽动了一下。熟悉的声音、熟悉的情感,再一次的感动。

两人都休息了好一段时间,或许是需要时间沉淀之前的迷失。

人或许都这样,当爬上了一座高峰后,就开始问自己该走向何方?越是问,越是迷失方向。

迷失未必就是坏事。周华健和苏慧伦在迷雾里跌跌撞撞时也偶有佳作,但当然不是什么傻瓜柠檬鸭。

迷失也没什么不好,重要的是在迷失时能够更加清楚自己的方向,沉淀后能够散发出自己独特的芳香。

或许你我都应该偶尔迷路。



0 comment